•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錦繡天府川南行——2011兩岸記者精彩訪川南側記

2011-10-17 15:5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美酒伴美食。“食在四川”,來川採訪的記者們對四川美食早有耳聞,甫到四川的第一餐,各色精緻川菜就讓兩岸記者驚嘆,每道菜都捨不得動筷,先用相機記錄下來再説。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紅杏雞、糯米鴨、毛血旺……一道道傳統、新派川菜讓記者們暢享川菜麻辣鮮香之味。“真夠味,這個味道在臺灣吃不到”,臺灣聯合報係中國經濟通訊社特派員胡美慧女士讚不絕口。臺灣商報特派記者湯錦輝先生則邊吃邊擦汗,笑稱,“要流汗才能越吃越不辣,因為流汗都揮發掉了。”而瀘州華陽鄉永興村酒谷農莊裏黑豆花、豆角湯、老臘肉……,淳樸、好客的瀘州鄉親讓兩岸記者嘗到了都市裏吃不到的味道。蜀南竹海的全竹宴,把竹海的山珍一一呈現,雪白的竹蓀、可愛的竹蓀蛋、香脆的竹筍、各種叫不出名字的蘑菇,讓記者們感嘆,“宜賓人太有福了,營養又養生的東西這麼多。”古鎮李莊的“一花二黃三白”,鹽水花生、黃辣丁、黃粑、白肉、白酒、白糕,地方特色濃郁,兩岸記者在長江邊品嘗這當地特色,別有一番滋味。“千年鹽都”自貢所展示的“鹽幫菜”在川菜係中獨樹一幟的“鹽幫菜” 除具備川菜“百菜百味、烹調技法多樣”的傳統之外,更具有“味厚香濃、辣鮮刺激”的特點。濃味冷吃兔、火邊子牛肉、鹽幫鍋炸等兩岸記者第一次聽説的菜式不僅名稱、做法新鮮,口感更是刺激。臺灣新報特派員鄭文聘先生一邊品嘗,一片感嘆,“這些食材的搭配實在太神奇了。”

  “在川南,處處有美酒,各地有美食”,中國白酒金三角的美酒和各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讓兩岸記者充分感到了川南底蘊深厚的飲食文化。

  賞美景,感受生態文化之美

  正如省臺辦副主任鐘遠超在活動啟動儀式上致辭中向兩岸記者們介紹所説,“四川,鐘毓靈秀,是全國擁有世界自然文化遺産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最多的省區,是大熊貓之鄉。高原和群山環抱美麗富饒的四川盆地,造就了聞名遐邇的‘天府之國’。四川南部更是風光秀美,生態良好。”四川的無窮魅力離不開美景這一重要元素,為讓臺灣中南部媒體記者特別是首次來川採訪的高雄記者公會組織的媒體記者充分感受四川之美,採訪活動特意安排了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世界文化遺産-都江堰水利工程、蜀南竹海等地參觀採訪。  在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剛出生、還生活在保育箱裏的熊貓寶寶,活潑好動、上樹望風的幼年熊貓,慵懶自在、攬竹大嚼的成年熊貓……千姿百態,憨態可掬,讓記者們不捨離去。臺灣記者表示,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在臺灣人氣很旺,參觀者經常大排長龍,難得見上一面,而這次在大熊貓的故鄉終於一飽眼福,“真是看了一場精彩的‘貓熊秀’,過足‘貓熊癮’!”

  在世界文化遺産-都江堰水利工程,走在橫跨內外江的索橋上,岷江水在腳下奔騰,2200多年來沿用至今的古堰讓記者們驚嘆不已。“深淘灘、低作堰”的樸素古訓讓記者們久久玩味。這個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造就了水旱從人的 “天府之國”。在感佩古人智慧與力量之餘,臺灣記者也對這種將水利工程、世界文化遺産、觀光景區結合起來的開發方式頗感興趣,讚嘆其“夠環保、有效率”。

[責任編輯:郭慶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