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貧困縣孩子實現大學夢——頂新基金天鎮公益紀實

2013-09-03 14: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頂新公益基金會張建利經理前往貧困生呂鵬偉家中發放獎學金(台灣網 李徽 攝)

  台灣網9月3日北京消息  9月,又到了學子們一年一度奔赴校園的日子,但在位於晉蒙冀交界的山西省天鎮縣,卻有很多學生高興不起來,貧困,讓讀大學對他們來説變成了一種奢望。

  日前,頂新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從北京跋涉5個多小時來到天鎮縣,為這批等待進入大學的孩子送上“頂新明日朝陽獎學金”,幫助他們扣開通向高等學府的大門。

  天鎮縣賈家屯塔兒村坐落在黃土高原上,這裡的房屋大部分是土夯的窯洞。呂鵬偉的家就是其中之一。小鵬偉的父親體弱,本就是當地低保戶。姐姐早年患有癲癇病,醫治多年,今年8月不幸病亡。如今家裏負債5萬多元,雖有二十多畝旱地,但每年均是入不敷出。呂鵬偉今年考上山西大學工程學院,是這個苦難家庭幾年以來的唯一喜事,但欣喜之後又是愁雲密布:上學的費用從哪來呢?

  這樣的家庭在天鎮不是少數,作為國家級的貧困縣,這裡的全年每人平均收入僅僅2000多元人民幣。天鎮縣團委通過網路了解了臺灣頂新集團頂新公益基金會的“明日朝陽獎學金”後,從今年考入大學的學生中選送了15名申請人,經過審核,包括呂鵬偉在內的13名學生得到了這一獎學金的支援。

  頂新“明日朝陽獎學金”設立於2007年7月,是由頂新國際集團旗下的頂新公益基金會設立,旨在全國範圍內資助成績優異、家境清貧、品德正直且未得到其他組織援助的大學生,希望他們成人成才、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將來回饋社會。

  在19歲的姑娘曹寶清家裏,記者見到了她的媽媽。這位普通的農村勞動婦女由於收拾病豬肉而感染病毒導致十個手指都失去了指節。看到送獎學金的工作人員,她熱情地把大家邀請進屋,卻又靦腆地不好意思説話。雖然家境貧寒,但小屋裏卻收拾地窗明几淨,家裏人的穿戴也非常利索齊整。貧困和病痛並沒有讓他們消沉,反而給了這個家更多鬥志。

  在董寶清的書桌前和門框上,寫著“打敗高考”一類的口號激勵自己。這個姑娘今年以495分的好成績考上了瀋陽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獲得了頂新C等獎學金三千元。這三千元在普通城市家庭眼中也許算不了什麼,但對董寶清的家庭來説,卻是一筆超過了全家年收入三分之一的“鉅款”。董寶清除了母親輕度傷殘,父親也患有腰間盤突出,家中還有兩個上中學的弟弟妹妹,負擔極其沉重。去年,家裏住的窯洞坍塌了,他們只能住進大伯的房子。有了這筆獎學金,她在大學的學雜費和生活費就有了著落。

  對於董寶清來説,選擇醫學專業有母親病患經歷的影響,而如今,受到關愛與資助的她決心通過專業學習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天鎮縣副縣長王建輝告訴記者,對於這些出身寒門的孩子來講,貧困並不可怕,只要有自尊自強努力拼搏,一樣可以收穫成功的果實。在發放獎學金的現場,他為每個孩子都準備了一本《弟子規》,王建輝説,要讓這些孩子在得到幫助的同時,明白知恩圖報的道理,懂得感恩,懂得回饋。

  顯然,天鎮的孩子並沒有因為貧困而妄自菲薄,也並沒有因為貧困而認為所有幫助都理所應當。即將進入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深造的小鎮姑娘宋岩,雖然家有八旬祖母和患病雙親,加之弟妹三人僅靠6畝地為生,但在她的臉上,絲毫看不到貧困與坎坷帶來的窘態和自卑。她説,人可以不聰明,可以不優秀,但不可以沒有一刻上進和感恩的心。她希望通過在大學的努力,找尋自身的價值,回報社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所有人:我不富裕,但我可以做到優秀!

  在頂新公益基金會張建利經理看來,“頂新明日朝陽獎學金”就是希望能幫助貧困的孩子爭取到讀書、成才、回饋社會的機會。據介紹,基金會成立六年來,已有來自內蒙古、青海、甘肅、四川、福建、安徽等地的628位考入重點本科的學子獲得資助,頒發獎學金220萬餘元。

  據了解,2013年度基金會計劃資助貧困大學生300人,資助金額預計達100萬元。張建利透露,頂新公益基金會今年也擴大了在網路上公佈獎學金資訊的力度,力求讓更多的大學生獲得訊息,使全國各地符合條件的大學生能夠獲得幫助。

  在“頂新明日朝陽獎學金”的獲獎證書上,寫著這樣幾句話,“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在未來的日子裏,希望你努力拼搏、感恩知福、早日成才、回報社會!”這也是這項公益事業的最核心的訴求。(台灣網記者 李徽)

[責任編輯:朱媛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