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青年創業者積極“登陸”實現“從零到一”夢想

2018-02-01 14:0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上海1月29日電(記者潘清)在大陸積累三年工作經驗之後,“80後”臺灣青年宗華芝去年在廣東東莞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事業——和幾位夥伴一起成立“有你的”設計行銷夥伴機構。

  幾天前,宗華芝團隊帶著發展規劃和融資需求現身在上海舉行的首期“17産融創速贏項目路演”。憑藉百餘位海內外設計師資源以及創新的商業模式,“有你的”贏得了在場十余位投資人點讚。

  “和賣斷設計方案的傳統思路不同,‘有你的’將採用項目制的方式和客戶一起完善産品和行銷通路,一起創造利潤。”宗華芝説,上海是大陸的品牌高地,也將是“有你的”下一步拓展的重點。

  面對臺灣有限的經濟容量和不明朗的發展前景,過去幾年中,越來越多臺灣青年和宗華芝一樣,選擇從大陸起步踏上創業之路。

  “創速贏”主辦方“17創聯盟”是針對臺灣創業青年提供産業孵化服務的組織。聯盟副執行長林靖軒表示,臺灣大約每年新增1000個青年創業團隊,其中三成有意在大陸發展。不過對於初涉大陸市場的創業臺青而言,“去哪兒”“怎麼做”都充滿了未知和困惑。

  “創辦‘創速贏’,就是希望為創業臺青提供有效資訊和與資本對接的機會。”林靖軒説。

  為期3個月的首期“創速贏”為10個創業團隊提供了量身定制的加速計劃,嘗試通過系列商業課程、創業導師系統、關鍵績效指標考核、痛點分享、創業週末、成果路演等環節,助力創業團隊“用三個月完成三年資源對接”。

  除了“17創聯盟”,還有更多的目光注視著創業臺青這個充滿活力同時亟待指引的群體。

  協辦此次“創速贏”的上海(金山)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是2015年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授牌的首批海峽兩岸青創基地之一。兩年多來,這個以“組團式發展”為特色的基地接納了數十家處於不同生命週期的兩岸創業企業,其中相當比例來自臺灣。

  國臺辦的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大陸各地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就業創業示範點累計入駐或服務台企及團隊超過1400個。

  一些從大陸經濟發展中獲益的臺商選擇扶持臺青創業實現“反哺”。去年8月,以免費協助臺青大陸就業創業為主旨的“青創院滬臺交流中心”在上海開幕,除了面積超過6000平方米的創想空間以及豐富全面的創業資訊、輔導課程之外,青創院也參與協辦了“創速贏”等創業活動。

  青創院創始人上海大隱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謝錫謀表示,希望這一平臺能為臺青大陸就業創業提供實質性的幫助,更期待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部分臺灣青年的想法與做法,令其凝聚信心,提升尊嚴和能力。

  不少在大陸學業事業有成的臺灣青年,也加入了扶助同齡人創業的行列。臺灣青年聯合會攜手青旅文化産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旗下擘翔資産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創辦的“臺灣青年聯合會上海創新創業實踐基地”29日正式落戶擁有近百年曆史的上海大生大樓。

  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何溢誠透露,雙方還將共同發起“青旅文化兩岸創新創業發展基金”,在促進兩岸青年交流的同時,為其就業、創業提供助力。

  “子承父業的我算是‘一點五代’大陸臺商。正因為如此,我對臺灣年輕人在大陸創業的勇氣和熱情十分欽佩。”為實踐基地揭牌的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李政宏説。

  在李政宏看來,因為臺灣經濟停滯,當下臺灣青年在島內未能擁有好的發展環境,但與此同時,大陸社會對青年創業前所未有的支援力度又令臺灣青年身處“最好的年代”。他希望,更多創業臺青能把握大陸經濟轉型和消費升級的機遇,在這片熱土上實現“從零到一”的夢想。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