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小巷總理”走進上海社區

2017-03-31 08:4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近日,臺北市議員潘懷宗、王紅薇等率領所轄6個行政區的90多位里長和社區發展協會負責人等基層社區工作者來到上海,與上海的社區工作者一同舉行了“上海臺北社區體驗互動巡禮活動”。

  臺灣的里長類似上海的居委會主任,雖不是“官”,但與基層民眾最為貼近。因為所在社區有了狀況,事無巨細都要去管,老百姓便親切地稱之為“小巷總理”。

  來自臺北的里長們分別來到黃浦、虹口、嘉定等區的街道里弄,不僅參與當地的社區活動,還“挂職”體驗上海居委會主任的工作。他們穿上志願者專用服裝,與當地誌願者一起走進社區為居民提供服務。慰問孤寡老人、參與包餃子、包青糰比賽,在街道社區巡邏,確保一方平安……

  上海市最早與臺北士林、北投開展基層社區交流活動的是虹口區,至今已有10年曆史。2007年,潘懷宗議員帶著里長們來當“一日居委會主任”。2013年舉辦了首屆滬臺兩地社區工作論壇。2014年,虹口的居委會主任受邀到臺北體驗“一日里長”。10年交往,滬臺兩地的居委會主任和里長從“交流參訪”發展成了“走親訪友”。

  如今,上海與臺北的基層社區交往活動已經遍地開花。據了解,4年來,上海共有221個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的基層幹部到臺北做過“一日里長”。臺北有226個裏的里長們來過上海,有的體驗當志願者,有的做“居委會主任”,兩地社區工作者在交往中增進了解,通過切磋交流,使服務於民的理念不斷深入與光大。

  滬臺兩地的“小巷總理”日前匯聚在上海北外灘的遊輪碼頭,以“雙城社區,心心相印”為主題,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體驗交流會。滬臺兩地的居委會主任和里長同臺高唱《我的社區我的家》,歌聲為交流會拉開了序幕。這是一首社區工作者為社區工作“量身定做”的歌。

  虹口、黃浦、嘉定、閔行4區的6個居委會主任分別與臺北士林、信義、中山、大同4區的6個里長攜手登臺,結為友好社區。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副主任李驍東,中共虹口區委常委賀毅群等出席交流活動。會上,滬臺兩地的代表暢談近年來互動交流的收穫和感想。

  會後,滬臺百餘名社區工作者一同在黃浦江畔放飛了500個寫有“雙城社區、心心相印”的氣球。五彩繽紛的氣球騰飛升空,意為氣象萬千,不斷向上,也是對滬臺社區相攜共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真誠祝福。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