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上海學者:“習馬會”是亞太地區和平發展的里程碑

2015-11-09 09:2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電 (記者 鄭巧)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兼臺港澳研究所所長嚴安林8日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習馬會”不僅有利於臺海和平,某種意義上,也是亞太地區和平發展的里程碑。兩岸領導人的直接對話,為地區問題的解決樹立了典範。

  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7日在新加坡實現歷史性會面。嚴安林指出,這次會面有利於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穩定,自然會保障亞太地區的穩定,讓和平紅利得到彰顯。會面不僅向世人證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這種通過和平對話解決分歧的方式,也為地區問題解決樹立了典範。

  他指出,兩岸領導人能夠握手,本身就有歷史性意義,為兩岸關係未來發展開闢了新的空間。這是一次高層次的對話,為未來兩岸開啟政治談判,作了很好鋪墊。

  會面時,習近平強調,民族強盛,是兩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亂,是兩岸同胞之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同胞前途命運息息相關。馬英九也呼籲一起努力為中華民族開創更和平燦爛的未來。嚴安林表示,從中可以看出,兩岸領導人對中華民族復興有高度共識。

  他指出,這次會面不僅肯定過去7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條道路是正確的,而且再次確認實現和平發展的基礎是堅持“九二共識”。習總書記提到,無論哪個黨派、團體,無論其過去主張過什麼,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我們都願意同其交往。這句話也是針對民進黨講的,要求他們認同“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即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中國。

  會面時,對於馬英九提出的“設置兩岸熱線處理急要問題”的主張,習近平積極回應,表示可以讓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先建立起來。

  嚴安林表示,“兩岸熱線”是此次會面一個非常具體、實在的成果。取得這個成果是有基礎的,兩岸不僅已有兩會渠道,去年還建立了國臺辦和陸委會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國臺辦副主任和陸委會副主委已有不叫“熱線”的熱線,這次拉高層級,稱之為“兩岸熱線”。未來“熱線”層次還有可能拉高,但要看島內政治形勢的演變。

  展望兩岸關係未來,嚴安林説,兩岸領導人邁出了第一步,第二步就容易多了,未來會面完全可以在大陸或臺灣,甚至香港進行。(完)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