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屏東社區協會業者赴上海探索交流

2013-09-06 16:2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上海正在邁向國際化的社區管理,讓來自臺灣屏東市華山小區的洪鬱韻感覺新奇。她在出席5日于上海舉行的2013滬臺社區管理論壇時表示,兩岸社區管理存在不同發展模式,未來的交流精彩可期。

  

  當天,由臺盟上海市委主辦的2013滬臺社區管理論壇上,來自臺灣屏東縣市各社區協會和上海的專家學者、社區工作者齊聚一堂,就滬臺兩地社區管理同仁間共同關注的議題進行交流。

  臺盟中央常委、臺盟上海市委副主委王中表示,隨著上海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區承擔著越來越多的社會管理職能,對此上海進行了不少探索和實踐。比如通過網格化管理、法制化建設、政府購買服務、社會組織扶持、社工隊伍建設等方式,不斷為市民安居樂業做有益嘗試。

  在上海的諸多嘗試中,屏東縣市的社區協會工作人員普遍對政府購買服務展現濃厚興趣。在説到兩岸社區異同時,有著多年社區管理經驗的洪鬱韻告訴記者,很顯然兩岸社區管理有著不同發展模式,比如上海可以很迅速地動員和調度人力資源,社區管理部門具備著強勢主導力。

  而在説到屏東的現實情況時,洪鬱韻説:“屏東各縣市的社區居民在參與社區事務時有著極強的自主性和主張,雖然我們與他們討論起事務來沒那麼快,但是都能看到每個社區不同的發展重點,他們會自己想辦法突出特色,尋找資源,所以能看到更多元化的社區風貌。”

  她對於上海此行的所見所感甚是欣喜,在參訪了陸家嘴、斜土路、新天地以及田子坊等多個街道社區後,她稱“看到了不一樣的發展、不一樣的時間點、不一樣的階段”。

  “用這樣一種方式接觸到(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很不錯,”洪鬱韻説。而同行的臺灣屏東社區協會的到訪者則普遍希望能夠更加深入了解,“希望能更自由地走,有更多彈性時間,這樣會更清楚明確知道社區管理的重點在哪兒”。

[責任編輯: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