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滬臺結“蟹緣” 臺灣大閘蟹首奪大陸“金蟹獎”

2012-11-05 08:5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上海向臺灣苗栗縣輸出的大閘蟹養殖技術今年結出碩果。在4日上海舉辦的“王寶和杯全國河蟹大賽”上,來自臺灣的大閘蟹首度參賽就勇奪“金蟹獎”。

  當天,苗栗縣政府、臺灣海洋大學更乘奪獎“東風”,與上海海洋大學在滬簽署水産養殖研究與技術推廣交流合作協議,三方共同建設“海峽兩岸中華絨鰲蟹及鱘龍魚水産養殖研究與推廣中心”,促進兩岸水産養殖技術研究與交流。

  根據協議,建設中的這個研究中心將依託上海海洋大學、臺灣海洋大學的學科優勢和養殖技術,以苗栗縣海水養殖和水産品加工為基地,加強和開展對苗栗大閘蟹養殖的關鍵技術和特種海水品種養殖與加工等方面的合作研究,鼓勵“兩岸三方”進行水産養殖方面的合作研究及學術出版。

  據悉,上海海洋大學和苗栗縣去年簽署了“中華絨鰲蟹養殖科技合作協議”。項目實施過程中,上海海洋大學先後派出5批專家駐臺蹲點指導,確定40余家養殖戶為示範戶,為其提供從苗種、配方到技術指導的全套服務。上海海洋大學還專門建立崇明豎新大閘蟹養殖基地,通過正式渠道首次向臺輸送33.7萬隻大閘蟹扣蟹,在臺灣創下兩岸合作、蟹苗檢疫進口、飼喂專用飼料、實地技術輔導、防偽蟹環認證5項第一。

  今年9月,首批苗栗優質大閘蟹成功在臺上市。檢測結果表明,雌蟹平均體重110克以上,雄蟹平均體重150克以上,成活率30%以上,其中7家示範戶成活率達40%,達到預期目標。苗栗縣大閘蟹養殖發展協會總幹事葉雲清告訴記者,今年共有15萬隻苗栗大閘蟹在臺上市,150克重的大閘蟹售價360元新台幣以上。

  上海海洋大學校長潘迎捷稱,經過一年的探索充分證明,只要是合適的養殖技術,同樣可以在臺灣養殖大閘蟹。現在“兩岸三方”共同建設研究中心,將聚焦在苗栗縣大閘蟹養殖産業的縱深發展,主要解決大閘蟹退殼生長調控、膏黃品質改善、養殖密度優化、長途運輸品質保證和行銷時程擴延等方面。

  而苗栗縣長劉政鴻則有信心讓臺灣蟹農賺到更多的錢,“今年我們再次向大陸採購100萬隻蟹苗,之前我們已對接好兩岸的管道,未來的合作將會更順利”。   (記者 李佳佳許婧)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