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山東首位臺胞勞模劉竹承: 我的根在這裡

2018-05-02 09: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4月27日上午,山東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濟南舉行,會上聚集了來自全省各行業的精英,其中劉竹承的出場特別引人注目,他出生於臺灣省新竹縣,1997年開始在大陸經商,與山東結下了深厚情誼。2011年,時任國臺辦主任王毅親自寫信表揚他的慈善事跡,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426名孩子的“臺灣爸爸”

  “我從小沒有父母,能走到現在都靠親戚朋友的資助。”劉竹承身世坎坷,自幼寄養在親戚家,由年邁的外婆撫養長大。正因少年時的心酸經歷,使他對孤寡老人和孤兒有著天然的同情。在臺灣工作期間,他認養了3個孩子,從小學一直供到念研究所。“這些窮困的孩子,唸書都特別認真”,劉竹承在這些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這些年來,劉竹承已先後在山東資助426位學生,被親切的稱為“劉爸爸”。劉竹承提到他扶養成人的貧困學子,總抑制不住內心的驕傲,仿佛那是自己的孩子,“他們好多都考上了名牌大學,不少山大的,還有清華的!”每年寒暑假,劉竹承都會把他的“孩子們”叫到一起吃頓“家宴”,“我總是對他們説,窮不可怕,志氣不能丟。我不要他們的回報,但是希望他們將來也能多幫助別人。”

  劉竹承的慈善事業並不“專業”,一開始他在媒體上看到有人需要幫助,就讓助理聯繫送去捐款。後來,當地一些媒體或機構會主動給劉竹承提供“線索”,他也總是盡力施以援手。慈善事跡傳開後,劉竹承一下子成為“臺商明星”。但他似乎並不在意,質疑也好、褒獎也罷,劉竹承還是跟以前一樣。這期間,他拒絕了別人勸他以個人或企業名義設立基金的建議,而是把錢送到受捐人手裏才放心,“我只關心他們需不需要幫助,需要我就幫,不考慮其他,就這麼簡單”。

  貧困學生、白血病患者、孤寡老人……20年來,劉竹承的資助名單越來越長。他特別在意那些懷有讀書夢想,渴望改變命運的孩子,“只要孩子們有出息,讀到博士我都供。”

  人生就是不斷的向前“衝”

  近年來,劉竹承的身材有些發福,在山東待久了,笑起來竟也有著山東人的憨厚,言談中卻有著一些功成名就後的淡泊。但劉竹承説,其實自己骨子裏是一個很“衝”的人,總結説自己的人生就是不斷的衝,“我從小沒有父母,沒有良好的環境,想出人頭地,就要拼命努力。”

  劉竹承上學時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學霸”,從國小到高中,幾乎一直都是班裏的一二名,沒錢上補習班,就靠自己的勤奮。他拿到了要求極為嚴苛的“中山獎學金”,成為當時臺灣地區選派的200位公派留學生之一。留學歸來,他做了30年的公務員,從公職單位退休後,劉竹承本可過起衣食無憂的閒適生活,“那時退休工資很高,一個月差不多有3萬元。”但是朋友了解劉竹承性格的“衝”勁兒,邀請他一起北上“淘金”。

  於是,劉竹承沒有過起退休生活,而是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到大陸去。經過多年的拼搏,他如今在臨沂、濰坊等地擁有十多家企業,開啟了事業上的第二春。今年75歲的劉竹承,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勞模”,公司分散各地,也有經理人團隊管理,但他每天都還是會到公司去轉轉看看,了解情況。

  從臺灣到大陸,劉竹承一路走來,似乎總能在重要節點做出正確判斷。大學畢業時沒有其他資源,就靠優異的成績考入公職單位,遇到職業天花板時果斷提前退休,搭上了大陸改革開放後的高速發展列車。談到時下年輕人面臨的競爭壓力,劉竹承談到幾點心得:“你要先抓住一個目標,找準方向,然後全力以赴。如果你想搞5件事情,但5件事都不明確,到頭來很有可能是一場空。”

  而公司在選人時,劉竹承永遠把“德”放在第一位,依照他的理解,“你笨沒有關係,我都可以教會你。但是假如德行不好,越聰明越容易壞事,會給公司帶來傷害。”

  齊魯大地已成“第二故鄉”

  在頒獎典禮現場,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親自為劉竹承頒發了“山東省勞動模範”獎,劉竹承成為全國首批獲得該類榮譽稱號的臺胞。“這是無價之寶”,劉竹承説,“趕上了惠臺‘三十一條’政策,獲得這一寶貴的榮譽,我感到自己在大陸二十幾年所做的事情得到了認同,很高興,很榮幸。”

  22年前,劉竹承來山東經商,身邊曾有人不理解。“大家都説我‘神經病’,為什麼不到上海,不到廣州。”他在山東也沒有親戚可以投靠,但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在這裡落腳。“因為我在臺北時樓上樓下住的都是山東人,憨厚又重信義,他答應你的事情,一定會做到。”就這樣,懷著對山東人的好感,劉竹承在這裡“紮下了根”,“現在我在山東有很多朋友,這裡就是我的第二故鄉。”劉竹承笑著説。

  淳樸善良的山東人沒有讓劉竹承失望,做生意第一年,他幾乎賠光了所有的錢,是當地政府和朋友在危急時刻伸出援手,幫助他渡過難關。此後,劉竹承的生意越做越大,公司業績連年攀高。被問到商業秘訣,劉竹承的回答很簡單:誠信。

  “我答應10塊錢賣給你的,就算漲到15塊,我還是要10塊錢賣給你。”劉竹承從來不説那些時髦又堂皇的名詞,他做的是毫不起眼的飼料生意,遵循的是“誠信為本”的古訓。這絲毫不影響他的公司每年幾十億的營收,不影響他在當地創造眾多就業機會,形成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在,劉竹承投資的天成集團已成功晉陞為“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每年帶動當地3350家養殖農戶增收4億元以上。

  劉竹承選擇了山東,山東也給予他豐厚的回饋。“來山東二十幾年,我的根在這裡。”劉竹承直言,如果沒有當地政府一直以來的扶持幫助,他的事業也不會發展的這麼興旺。作為全國臺企聯副會長,劉竹承表示,“惠臺三十一條給予臺胞更多的發展機會,讓臺胞感受到切身的實惠,我們熱切地盼望措施的進一步落實。”

  劉竹承的微信名,叫做“兩岸一家親”,這位平時最愛聽傳統布袋戲的老人説,還要繼續服務社會,能幫的就儘量幫。(山東省臺辦)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