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海峽兩岸藝術家200幅鳥蟲體書法作品“亮相”山東

2017-12-13 09:1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濟南12月12日電 (郝學娟)“非遺活寶”臺灣書法家趙慕鶴及其兩岸弟子的200幅鳥蟲體書法藝術12月12日“亮相”山東省文化館開展。

  1912年生於山東省金鄉的趙慕鶴是臺灣鳥蟲體書法家,現已106歲高齡,100歲時其書法作品被大英圖書館收藏。他自幼研習鳥蟲體書法,並長期致力於兩岸書法文化交流,在兩岸收徒。

  記者當天在展覽現場看到,作品中每一個筆畫都是一隻鳥,或引頸昂頭、或低頭躬身、或振翅高飛,一隻只形態不同的鳥構成了“緣”“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等漢字。

  了解趙慕鶴鳥蟲體書法多年的泰安市民張常勇,此次專程前來參觀展覽,“鳥蟲體書法很神奇,每個字的筆畫都由鳥的形狀代替,單字都可成畫”。他希望有機會學習鳥蟲體書法。

  趙慕鶴入室弟子侯新橋向記者介紹説,鳥蟲體書法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黃帝時期的象形文字。鳥是吉祥的象徵,代表親和力、生命力和活力。作為趙慕鶴在大陸唯一正式拜師的弟子,侯新橋已申請了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身份,致力鳥蟲體書法文化的傳承,未來還將通過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收徒,培育年輕一代的書法興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山東省文化廳副巡視員劉敏在展覽開幕式上説,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書法藝術是中華文化的獨特表現形式,為民族的燦爛文化增色添彩。此次展覽旨在通過一幅幅生動傳神的藝術精品,吸引社會各界對鳥蟲體書法藝術傳承的關注,搭建兩岸專業人士交流溝通的橋梁,推動傳統藝術在新時代更加繁榮發展。

  據悉,此次展覽由山東省藝術研究院、中共金鄉縣委宣傳部、金鄉縣文化館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辦,將持續到12月14日。(完)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