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高華國:臺灣“眷村文化”的守望者

2016-11-15 14:12:00
來源:華夏經緯網
字號

  山東廣播電視臺 山東衛視 《五洲四海山東人》:“走進臺灣”系列 高華國:臺灣“眷村文化”的守望者

  http://v.iqilu.com/sdws/wzshsdr/201611/11/4375609.html

  光 陰 故 事 往 昔 鄉 愁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MwNDgyMQ==&mid=2649666976&idx=1&sn=d49d27cd12249f0b802c1e5886a64687&chksm=be830c3a89f4852cf72debc226b76cb930444fb88622a3f9d09e5733f52d5af435c4fdce5467&mpshare=1&scene=1&srcid=1112d6fn5U12ShGEIv8hajHa#wechat_redirect

  一條窄窄的巷弄,兩旁各種顏色的大門,各種顏色的鐵皮屋頂,一條黃狗懶洋洋地臥在巷口。再往裏走,只能容下一個人通過的巷弄前方,一位白髮老人呆坐在暗巷裏的家門口。幾位長者在屋檐蔭涼下用山東方言拉著家常……老門、老建築、老傢具、老狗……腦補這些畫面,你會覺得這是哪?

  這是眷村曾經的景象,在海峽的對岸--臺灣。眷村並不是真正的村子,而是臺灣當局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給軍人家屬安排的居住地,是時代的産物。1949年,大量國民黨軍人、軍眷,隨國民黨政權遷往臺灣,無法安置在營房或隨軍移動的眷屬,就暫住在學校、寺廟、農舍或牛棚裏,有的自行搭建了簡陋的臨時住所,這就是眷村。原本只是想著歇腳的暫住地,心中眷戀的依然是隔海相望的老家。但年復一年,命運和這些人開了一次次玩笑,眷村最終還是成了異鄉的家。

  他,臺灣出生的第二代山東人,見證了寶島獨特的眷村文化,他曾經居住的眷村居民全部來自山東青島,他的願望是守望眷村文化,發掘眷村價值。他就是本期節目的主人公--高華國,祖籍山東青島,來自臺灣彰化市中興莊眷村,他是這裡的最後一任村長。

  如今,中興莊眷村的82戶居民已經搬遷到新的住址,他們告別生活了60多年的眷村,開始了新的生活。而60歲的高華國依然在守望著這片已經沒有生活氣息的老眷村舊址。原因是為了保留臺灣的歷史軌跡和許多人的成長記憶。近年來,有識之士開始討論眷村的文化與社會意義,也以具體行動推動保留眷村實體與相關文化。保留中興莊眷村的山東歷史、文化傳承,發展兩岸交流是老村長高華國下一步的規劃。

  不要小瞧每一處眷村的歷史,臺灣各地眷村走出來的山東名人可不少。知名作家張大春、朱天文、朱天心,標誌性大美女林青霞,還有姜育恒、大S徐熙媛......這些人都來自眷村。眷村是個很奇特的地方,因為眷村的存在,豐富了臺灣的文化,同時也使得臺灣和大陸雖一海相隔,卻血肉相連。時光流轉,淘盡眷村。眷村如今被一個個拆除改建,特有的歷史印記也將隨之消失。搶救消失的眷村,正以各種形式努力著。

  眷村文化是臺灣特有的文化,一段段過往的光陰故事,回味著往昔的鄉愁與溫情,敬請關注11月12日18點山東衛視《五洲四海山東人“走進臺灣”系列 | 高華國:臺灣“眷村文化”的守望者》。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