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新聞學子相聚內蒙古交流 消解誤會錯讀

2012-08-13 09:04: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圖為兩岸新聞學子在元上都遺址前合影。

  兩岸新聞學子相聚內蒙古——交流,消解誤會和錯讀

  都説,熱愛唱歌的人熱愛生活。8月3日到8月7日在內蒙古的5天裏,參加由中國記協主辦的第十五屆兩岸大學生新聞營的年輕人相見不到一個小時,就好似久別重逢的朋友。他們在大巴車裏對唱、在達裏湖上合唱、在內蒙古草原篝火前盡情放歌,即使在吃飯時,興之所至也會高歌一曲。被歌聲包圍的日子裏,他們展示著純粹的青春。

  來自臺灣世新大學的楊量鈞一曲內蒙古草原歌曲《天堂》可謂歌驚四座,他毫不掩飾自己對草原的喜愛,坦言自己來到內蒙古追尋“傳説”,非常興奮。“在臺灣有很多人喜歡聽蒙古草原歌曲,非常大氣。這次我到大草原來,唱這首歌感覺特別提氣。”

  剛剛申遺成功的元上都遺址是學生神往的地方。在舊城墻前,學生們認真聽著講解,感慨成吉思汗、忽必烈的勇猛和蒙古族文化的博大。“蒙古族人非常擁護民族團結,希望兩岸學生能夠深刻領略草原文化的精髓。”內蒙古記協秘書長色木扎布説。

  “原來,我們都喜歡聽林宥嘉的歌,我們都喜歡蔡康永幽默的主持風格,我們都喜歡看《中國好聲音》。”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孟哲,一路上拿著相機和DV拍著、採訪著。在新聞營結束的時候,學生們要上交文字作品和視頻作品,兩岸大學生們忙著拍攝草原風景,忙著互相採訪,暗地裏很有“較量”的意味,要在新聞營結束時一分高低。

  “讓臺灣的學生走到內蒙古來親自感受草原文化,是很有意義的文化體驗。”作為兩岸大學生新聞營活動的發起人之一,臺灣世新大學附屬單位管理委員會執行長文念萱告訴記者,自2004年起,新聞營成為一個兩岸青年交流的據點,源源不斷地向兩岸輸送著友誼。更重要的是,這些大學生未來大多會在新聞崗位上,“親身體驗將給他們的新聞傳播工作中帶來很正面的影響。”

  “新聞營活動為兩岸新聞傳播專業的同學們創造了一個年輕人共同探討專業、深入了解對方、增進彼此情感的平臺。”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帶隊教師羅建暉説,“這段經歷也有助於他們在今後的新聞傳播崗位上,用手中的筆和鏡頭更加客觀真實地傳播兩岸民眾關注的新聞資訊,這對於兩岸關係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即使遠隔著淺淺的海峽,我們也會像親密無間的朋友,共用著在青年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上,青春所共有的色彩與秘密。”清華大學的學生蔡育恒如是説。可以相信的是,兩岸新聞學子跨過海峽的握手,在未來留下的一定不只是青春的記憶。正如一首歌所唱,“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裏,我的夢裏,我的心裏,我的歌聲裏……”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