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阜新大棚木瓜讓農民創收200萬

2012-05-28 09:53:00
來源:遼寧日報
字號

  5月22日,記者來到阜新高新區,在福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幾名技術人員正在瓜田裏修剪枝葉,陣陣瓜香撲鼻而來。棚內種植的木瓜樹並不像南方那樣高大挺拔,而是歪歪扭扭地生長著,部分果樹像是被故意弄折的。對於這樣的技術,來自臺灣的公司負責人劉寧詔説:“這叫木瓜矮化,是為了適應大棚的高度。正常的木瓜能長到5米多,這在北方的冬季是不可能的。經過我們技術團隊5年的研究,這個新品種不但具備了抗寒能力,而且得到了矮化處理,適應了大棚的高度,可以四季生長結果。”

  歷時5年引種試驗研究,借助現代農業種植技術,木瓜這個南方的“百益果王”如今已成功落戶中國北方城市——阜新。現在,咱東北人在家門口也能吃到地産的新鮮木瓜了,木瓜也成了阜新農民增收的好項目。

  木瓜被稱為“百益果王”,不但可食用,而且能藥用。因其具有入口清爽香甜、營養保健等特點,深受人們喜愛。木瓜屬於亞熱帶植物,在我國主要産于海南、臺灣。北方人吃到的木瓜主要從南方空運,不僅成本高,而且受運輸、存儲等諸多條件制約,其新鮮度及口感均大打折扣。自2005年起,臺商劉寧詔在阜新投資500萬美元,建起“南果北移”試種基地,進行木瓜引種試驗。經過兩年培育,終獲成功。劉寧詔告訴記者,這種適宜北方地區種植的木瓜新品種,畝産達1萬到1.5萬斤,且甜度更高。目前,阜新産的木瓜主要供應當地市場,而苗木卻已經賣到了北京、山西、黑龍江等地,成為京、晉、黑等北方地區農民喜愛的種植新品種。

  種植木瓜收益可觀,附近農民紛紛前來取經。對此,劉寧詔組織專家辦起培訓班,指導當地農民進行木瓜種植,之後從農民手中回收木瓜果實,形成了木瓜種植、回收、銷售的産業鏈。通過與該企業的合作,農民種植木瓜每畝利潤可達3萬元。

  “目前,我們已經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伊嗎圖鎮、務歡池鎮建設了50畝木瓜田,效果很好。預計今年基地內26畝和兩鎮農民50畝大棚裏的木瓜收益將超過200萬元。把阜新建成‘北方木瓜之鄉’指日可待。”劉寧詔説。(本報記者/明紹庚 文/攝)

  圖為大棚內,技術員王鐵達在修剪木瓜樹。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