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臺灣李氏宗親六度赴閩終圓“尋根夢”

2015年01月29日 10:58:18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臺灣李氏宗親祭拜祖先 李萬宅余丹 攝

臺灣李氏宗親與前來認親的村民一一握手 李萬宅余丹 攝

閩臺李氏宗親在“順興樓”前對接族譜 李萬宅余丹 攝

  “5年了,我們終於找到根了。”28日,在中國著名僑鄉福建漳州市詔安縣,臺灣新北市土城李氏宗親會理事李健吉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感慨道。

  當天,來自臺灣新北市板橋區的3位臺灣李氏宗親,在福建泉州安溪8名李氏宗親的陪同下,來到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秀篆鎮東徑村梓庭開展尋根之旅。

  “從民國98年(西元2010年)開始,我們每年都回大陸尋根,但因為我們的族譜記錄不詳細,很多名字又同音不同字,給尋根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李健吉告訴記者,這已是他第六次回大陸尋根。

  據李健吉介紹,其祖先自清朝渡臺後,漸漸與大陸斷了聯繫。隨著時間流逝,李氏後裔不斷萌生出尋根的念頭。

  2010年,臺灣李氏宗親會組織了第一次大陸尋根之旅,首次地點便選在詔安縣秀篆鎮東徑村梓庭。但因族譜資料不全,第一次尋根,李氏宗親並沒有認祖成功。時隔5年,再次來到秀篆鎮梓庭村,李健吉一行人十分感慨。

  經過比對,無論是歷代的輩分排序,還是祖墳的方位,臺灣李氏宗親帶來的族譜與安縣秀篆鎮東徑村梓庭的族譜記錄的相關資訊均一致。臺灣李氏宗親會理事長李榮鏗激動地説:“我們等這一天已經等很久了!”

  此次對接成功,高興的不止有來自臺灣的同胞。“詔安秀篆梓庭順興樓開基始祖秉乾公由福建泉州安溪而來,其後裔在臺灣發展至今已有若干支派,目前對接成功的有萬餘人。”福建泉州安溪湖頭宗親會理事李慶豐説道。

  而除了族譜對接成功以外,讓李氏宗親們確信“根”便在秀篆鎮東徑村梓庭的原因,還有一座建於明朝末年的土樓——“順興樓”。

  根據臺方族譜記載,李氏在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梓庭鄉奇坑鹿仔湖定居。為此,臺灣李氏宗親們曾到漳州平和縣政府查過縣誌,但均沒有結果,尋親脈絡一度由此中斷。直到與泉州安溪的宗親交流後,才得知根源之地在詔安秀篆梓庭順興樓。

  “這是我們祖先們曾經住過的順興樓,至今仍保存完好,這就是我們尋根認祖的證據。”站在順興樓前,李榮鏗與前來認親的村民們一一握手。

  記者見到,幾百年過去了,而今順興樓的墻壁雖已斑駁,但卻承載著兩岸李氏血濃于水的親情。李榮鏗表示,未來臺灣宗親會將會組織回鄉拜祖,也希望大陸的宗親也能到臺灣去走走。

  秀篆鎮位於福建省詔安縣西北部,北與平和縣九峰鎮接壤,是臺胞重點祖籍鄉鎮。早在明末清初,大批的秀篆人聚群、聚族、聚兄弟遷移到臺灣的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宜蘭、基隆、彰化等地繁衍生活,每年都有幾十個臺胞組團回鄉尋根謁祖。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