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臺灣媳婦回娘家 反哺柘榮搞農業

2014年12月05日 09:30:5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灣媳婦回娘家反哺柘榮搞農業

  每到週末,農業示範園都吸引不少遊客來此參觀、採摘。

  雖是深秋,但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石山洋千畝高優農業示範園裏,滿眼青翠,河闊水清,魚潛鶯飛。園區大道邊上就是臺灣媳婦林翠花的福建省京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京林生科”4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2012年,“京林生科”入駐農業示範園區,經過兩年的努力,這家公司不但成為園區的龍頭企業,還吸引了另外4家企業和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相繼進駐。

  省親後留下傳播臺灣農業

  柘榮是福建省定貧困縣。12年前,林翠花從柘榮遠嫁臺灣,與先生一起在商海打拼。“2011年回娘家省親時,朋友帶我到石山洋玩,我被這裡原生態的山水迷住了,有點不想走的衝動。知道縣裏要在這裡規劃建設高優農業示範園,在經過市場考察後,就決定留下來發展。”林翠花説,柘榮空氣好、水質優,發展現代農業得天獨厚,加上借鑒臺灣的農業種植經驗,公司發展很快進入軌道。今年,她把丈夫也動員過來經營,沒有夫妻兩地分居的困擾,林翠花更能集中精力發展公司事業。

  來自浙江平陽的蔡先生一家,自駕車來到石山洋,一下子被這裡的景色所吸引,小孩子鑽進了“京林生科”溫控室裏的花海。近500平方米的溫控室,按方格種植了魚腥草、馬齒莧、蔓荊子、短葶山麥冬、玉竹等50多種植物,正值一些植物開花季,滿鼻生香,賞心悅目。

  溫控室外涼風習習,室內卻一點也不覺得冷,這是林翠花借鑒臺灣技術建設的。溫控室中間呈菱形擺放著6面“空氣墻”。“這是新研發的産品,每面‘墻’的一邊分五六層擺上各種小盆景,自動灌水,自動調溫,主要用於空氣清潔、溫度調節。”林翠花介紹道。

  走進公司的種植大棚,金線蓮、鐵皮石斛、鄂西紅豆樹等苗木長勢良好。林翠花説,這裡水質雖好,還是要把水抽到蓄水池過濾後再澆植物,有機肥也自己製作,所以公司培育的各種苗木都非常健康。9月份,公司新出品的鐵皮石斛、金線蓮已經上市,産品主要銷往福州、寧德等地。

  管理模式受到農民推崇

  林翠花以租用土地的方式向村民流轉土地,每畝225公斤稻穀的市價向農戶付租金,逐年遞增,簽約30年。在具體運作過程中,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和“企業提供資金、技術,農民出租土地、返承包管理”的經營管理模式,用工高峰期聘用農戶百餘人。

  村民陶乃作説,石山村生態資源優越,但因為沒有龍頭企業帶動,村民自耕自作,增收路徑狹窄。自從來了林翠花和她的公司,石山村群眾一下子感到錢包鼓了。“原先只種地,一畝地收成800元左右,現在租給公司一年就不只這個數,加上在土地上打工掙錢,收入很可觀。鄰居一家3口在公司做了半年,每月工資達到1萬元,半年後就給自家房子蓋了加層。”

  如今,在林翠花的帶動下,昔日荒草連天的石山洋,變得生機勃勃。截至目前,幾家企業已累計投入資金4980萬元,流轉土地1050畝,搭建設施大棚600畝,發展淡水養殖100畝,種植農作物900畝,吸收周邊260多名村民就業,每人平均增收1200元左右。

  據該縣農業局介紹,林翠花和她的“京林生科”管理模式,受到許多農戶和商家的推崇,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現在這裡至少有5家公司準備流轉土地發展高優農業。(王國萍 潘文書)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