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臺胞:走遍大陸 最喜歡住的還是廈門

2014年12月03日 07:53:2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原標題 廈門:營造兩岸同胞融合的溫馨家園

  在廈門湖濱北路和蓮岳路交叉路口,空氣中飄散著火鍋的香味,因為這裡坐落著一家來自臺灣的火鍋店--“嗆火鍋”,每天都生意興隆、顧客盈門。

  走在廈門的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到濃濃的“臺味”:臺灣飯店、臺灣美食、臺灣水果、臺灣廣告、臺灣音樂,甚至10元理一次發的“臺灣快剪”,它們都昭示著這座城市與臺灣的獨特淵源。

  廈門經濟特區因臺而設、因臺而興。近年來,廈門按照構建“兩岸經貿合作最緊密區域、交流交往最活躍平臺、直接往來最便捷通道、同胞融合最溫馨家園”的目標要求,全方位提升對臺交流合作水準,努力建設兩岸同胞融合的溫馨家園。

  産業對接夯實基礎

  最近廈門高新區簽下“大單”,成功引進世界第三大的晶圓代工企業——臺灣聯電公司投資建設新世代整合電路製造中心,該項目産業帶動性強,為廈門打造新的千億産業鏈奠定堅實的基礎。

  廈門市發改委主任孟芊介紹説,廈門展開全方位對臺經貿、金融合作,總體設計是建設“一區三中心”,即兩岸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兩岸貿易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中心、東南國際航運中心。

  廈門制定了廈臺十二大産業對接規劃,並完善産業鏈配套建設,促進與臺灣産業優勢互補、融合發展。

  截至今年8月,廈門累計批准臺資項目4000多家,實際利用臺資88億美元,佔福建省的70%左右。臺灣前100大企業中,已有20多家在廈門投資興業。

  兩岸金融合作初見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廈門“兩岸金融中心”已辦理註冊項目218個,總投資額超過293億元。目前,有52對廈門和境外銀行機構簽訂了人民幣代理清算協議。廈門新台幣兌換業務量居大陸各城市首位。

  文化同根增強認同

  近日,海峽兩岸(廈門)樂活節在海滄熱鬧上演,“樂活”是兩岸一種新的生活理念和方式,其口號是“快樂工作、陽光生活”,樂活節安排了樂動、樂賞、樂藝、樂善四大板塊22項活動,兩岸年輕人、樂活達人在一起盡情交流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鄉音之旅”是廈門對臺文化交流的一張名片。去年和今年,廈門均組織歌舞劇院、歌仔戲團、高甲劇團、南樂團等專業藝術團體深入臺灣南部地區巡迴演出,累計出演80場次,輻射臺南、高雄、雲林、屏東、臺中幾十個社區、廟口,共吸引觀眾8萬多人次。

  廈門市臺辦主任吳明哲説,廈臺各領域的交流合作都在持續深化拓展,每年有數十場重大涉臺盛會在廈舉辦,包括海峽論壇、文博會、兩岸民間藝術節等,這在大陸城市是絕無僅有的。

  臺胞説,走遍大陸,最喜歡住的地方還是廈門

  常聽臺胞説,走遍大陸,最喜歡住的地方還是廈門,一樣的閩南話,一樣的飲食,連拜的菩薩都一樣。目前,10余萬台胞常住廈門,在廈就讀臺灣學生已近2000人。

  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陳信仲説,建設兩岸同胞情感融合的共同家園,廈門具有“兩岸同根、文化同源”的優勢,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擬的。

  去年以來,廈門在開展“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活動中,以“共建共用和美家園”為主題,鼓勵臺胞參與社區治理和社區事務。

  海滄區海虹社區居住著70多位臺胞,在臺胞王欲荷的倡議下,今年4月成立了社區居民大學,報名參加的學員已超過680人,70多位居民老師輪流上講臺,講國學、道德、文藝以及各種專業課。海虹社區主任林春慧自豪地説:“居民大學的特點是自治度高、臺味濃、體現自我價值。”(記者 蘇傑)

[責任編輯:李典典]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