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兩岸根脈相連 閩臺同名村聯誼活動反響熱烈

2014年07月11日 09:56:5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7月10日消息 由福建省委書記尤權率領的福建省交流考察團,8日來到南投縣草屯鄉洪姓同宗村,與兩岸同名村代表座談交流,希望進一步深化閩臺同名村交流合作。消息傳回福建,在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

  福建文史研究館館長盧美松認為,儒家傳統文化與宗親觀念相互融合,使兩岸中國人對根脈的追尋十分熱切。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是姓氏千年不變,這為尋根謁祖提供了可能性;而根深蒂固的孝悌觀念、回報故里光宗耀祖的習俗,都不斷地強化了宗族的凝聚力。盧美松表示,80%的臺灣同胞祖籍福建,多開展像閩臺同名村聯誼交流這樣的活動,可以進一步增進彼此了解,溝通親情,使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在兩岸世代傳承。

  福建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譚雪芳表示,兩岸傳播交流的歷史證明,淡化了政治意識形態的文化傳播,尤其是以親情為指歸的宗族譜牒文化傳播,在兩岸和平發展的背景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來閩臺兩地卓有成效的族譜對接、同名村同宗村互訪等便是很好的例證。在此類傳播交流中,學界應積極跟進,不斷拓展其廣度與深度。

  海峽友誼文教基金會常務理事劉文宗長期為福建南安與臺灣嘉義劉氏宗親的聯誼交流奔走。他認為,兩岸中國人的姓氏文化中包含著慎終追遠的美德,不斷提示著兩岸根脈相連、血源相連,開展宗親族姓交流,可以傳遞閩臺的鄉情親情,增進“兩岸一家親”的民族認同感。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副館長朱定波表示,同根同名、同心同行,是海峽兩岸開展社會基層民眾交流的時代大趨勢。積極推動兩岸同宗同名村的交流活動,必將促進兩岸鄉村基層社區宗親的結對聯誼,構建兩岸根親文化的價值傳承體系,增強臺灣民眾對兩岸血緣關係的價值認同和兩岸宗姓族群的文化認同。

[責任編輯:李典典]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