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中草藥企業“抱團”開拓大陸市場

2014年05月29日 09:08:00來源:新華網

  在此間舉行的“2014年中國(廣州)國際中藥飲片暨名貴滋補品展覽會”上,“臺灣中草藥形象館”首次亮相,來自臺灣的中草藥企業希望“抱團”開拓大陸市場,實現兩岸中草藥産業的雙贏。

  “現代人對中草藥的消費需求正在增長,兩岸應乘此‘東風’,加強中草藥産業的貿易合作。”中華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會理事長鄭承濬説。

  醫藥産業是朝陽産業,其中的中草藥産業更具發展潛力。一份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有近一半的地區借助中草藥進行養生或初級治療。

  臺灣貿易中心負責人認為,優良的産品製造技術、中西兼具的科技研究基礎及品牌形象,是臺灣中草藥業的優勢。但臺灣中草藥內需市場較小。此次參展的12家臺灣中草藥企業對大陸市場充滿期待。

  “不僅要讓産品安全,還要讓産品有效,臺灣中草藥品能夠做到這兩點。”華佗扶元堂研發處處長黃永興説,他曾經遇到過不少去臺灣購買中草藥保健品的大陸人,相信來自臺灣的中草藥品會在大陸市場上展現魅力。

  臺灣新世紀漢方生技股份有限公司針對不同族群研發出了多系列的速療食品。公司董事長呂佳隆説,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沒時間熬煮中草藥,因此公司的研發團隊設計了速療食品,方便人們在忙碌中養生。

  “大陸消費者看重臺灣品牌,大陸合作者看重臺灣的研發能力,臺灣企業看重大陸市場和消費能力,兩岸的合作前景很好。”呂佳隆説,目前已有7、8家大陸經營者表示願意與他的公司合作。

  在為大陸良好的市場反應感到欣慰的同時,呂佳隆也有一些擔憂:由於臺灣和大陸對於中草藥産品的認證標準有差異,不少藥材在臺灣被列入“藥食同源”的範圍,但在大陸不被認為是食品,因此,一些産品進軍大陸市場受阻。

  “以當歸為例,在臺灣,我們認為它是食物,不少人吃當歸煮蛋補身體,但按照大陸標準,當歸是藥品,如果保健食品中加了一味當歸,就難以進入大陸市場。”鄭承濬説,大陸承認的“藥食同源”品類數量僅相當於臺灣該品類數量的一半。

  臺灣貿易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過去10年中,臺灣重視推進科學化和中草藥新藥開發,投放大量資金支援一批優秀公司開展研發,整理匯集了眾多研究成果,並構建了包括藥材鑒定、藥物篩選、藥效評估、毒性測試、臨床試驗等方面的專業平臺,此外臺灣所有中藥廠都完成了GMP(國際上對《藥品生産品質管理規範》的統稱)認證。這些優勢為臺灣中草藥業者開拓大陸市場打下了良好基礎。

  鄭承濬期待現狀能得以改變,他希望大陸政府能夠對臺開放一扇“綠色窗口”,針對臺灣中草藥企業制定一套明確的統一標準,縮小兩岸在中草藥認證方面的差異。

  “該走的流程一定要走,但我們希望能夠將要走的流程縮短。”他説,兩岸的經貿合作在其他領域都卓有成效,中草藥産業正在期待被大陸更大限度接納。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