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休閒農業或可成為兩岸合作新內容

2013年08月22日 11:12:00來源:新華網

 田園特色美食文化遊、園藝舒壓、香草花卉芳香療、銀發養生遊……這些臺灣島內的休閒農業、鄉村旅遊項目,可能成為兩岸合作的新內容。

  “臺灣與大陸東北地區農業發展各具優勢,現在很多臺灣企業迫切想與大陸企業合作,農業休閒産業是很好的開發項目之一。”臺灣品牌農業推廣協會、臺灣生態教育農園協會理事長張玉成此間説。

  第十二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簡稱長春農博會)正在吉林長春舉行。博覽會期間召開了海峽兩岸民營經濟發展論壇,兩岸專家學者共同研討如何推動海峽兩岸民營企業發展事宜。

  休閒農業是與會者關注的話題之一,張玉成也大力推介兩岸農業休閒合作的構思。“可以選擇兩三家主題鮮明、特色突出、交通便利、設施配套、示範帶動效果好的鄉村旅遊點,與臺灣企業或者機構合作,先行建設‘吉臺鄉村旅遊合作示範基地’。”

  此外,今年7月,江西省還舉辦了“首屆贛臺休閒農業發展研討會”。江西省農業廳副廳長劉光華表示:“江西的休閒農業與臺灣休閒觀光農業發展階段交錯,互補性明顯,江西需借鑒臺灣先進經驗,臺灣也需開發江西廣闊市場,雙方可以優勢互補,實現雙贏。”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親近自然的需求增大。鄉村旅遊有著輕鬆、自然、生態、環保、健康等一系列特性,且總體消費偏低等,市場潛力很大。”吉林省旅遊局副局長高飛説。

  高飛認為,鄉村旅遊依託當地生態環境、農耕文化、産品特色和民風民俗,符合旅遊業的發展潮流,具有十分廣闊的現實和潛在市場需求。

  作為農業大省,吉林農村地域廣闊,東西部不同的生態資源、生活習慣、耕作特點、民族風格、歷史文化,使該省農村成為旅遊資源的富集區。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吉林省鄉村旅遊吸納就業30萬人以上,各類鄉村旅遊經營單位已超過1000家,全年接待人數超過500萬人次。

  近年來,大陸很多省份都很重視鄉村旅遊發展,並借此提高當地百姓生活水準。

  “我們村的鄉村旅遊越來越火,我開飯店賺的錢也越來越多。日子好過了,我還換了一台新車。”吉林省查幹湖旅遊經濟開發區蒙古艾裏鄉妙音寺村“黃老四飯店”的店主趙昌説。

  雖然發展迅速,但大陸休閒農業、鄉村旅遊仍存在發展模式單一、經營方式粗放等問題,而臺灣休閒農業發展較精細。

  為此,大陸一些城市已經開始與臺灣鄉村旅遊、休閒農業合作。專家認為,規模化、精細化、休閒化應該是未來鄉村旅遊的發展方向。

  今年6月底,溫州市與臺商簽訂了臺一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海城生態農業園區、平陽縣仙池休閒觀光農業園、樂清塘北農業生態休閒度假區等5個項目。

  此外,擁有優質糧食、畜牧、綠色食品、農産品加工等産業優勢的黑龍江也在借鑒“臺灣模式”,在發展科技大農、精緻小農的基礎上,開發休閒精緻農業、養生有機農業、旅遊生態農業。

  據介紹,目前臺灣有177家登記休閒農場、18處森林遊樂區和77處漁港等每年吸引遊客近1600萬人次。

  有數據顯示,大陸鄉村旅遊年接待遊客人次達到7.2億,年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共有8.5萬個村莊開展鄉村旅遊,經營戶超過170萬家。(記者姚湜、趙夢卓)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