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精品農副産品深耕大陸市場

2013年08月21日 08:50:00來源:新華網

  面積300余平方米、大陸東北首家臺灣農副産品精品館近日落戶吉林省長春市,開業以來日均營業額達到10萬元人民幣。

  在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實施後,臺灣農産品在大陸地區的佈局更為廣闊,兩岸農業合作逐漸深入。

  “沒想到臺灣精品農副産品在東北如此受老百姓歡迎。”臺灣農副産品精品館負責人池宏智告訴記者。

  海峽兩岸中小企業聯合促進會(簡稱海促會)負責人呂雙輝介紹説,作為兩岸共同發起的在大陸城市以農副産品集中入城銷售的項目,臺灣農副産品精品館內的食品全部在臺灣生産。産品品質由海促會全程監管,價格是臺灣島內産品價格加運輸費用,確保中間沒有仲介和二手商參與,所得利潤全歸臺企或臺灣農民經營者所得。

  來自寶島的特色農副産品吸引了很多大陸消費者。“我之前和家人去臺灣旅遊過,對當地食品非常感興趣,今天是特意過來選購的。館裏種類多,價格也很合理。”長春市民劉宏宇説。

  呂雙輝表示,類似的臺灣農副産品精品館在貴陽、南昌等地已經建立,“臺灣農産品企業期望和大陸展開多種形式的合作”。

  在此間于長春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簡稱長春農博會)上,來自臺灣臺中、南投等地的代表表現出與大陸合作開發農産品的強烈意願。

  本屆長春農博會首次設立了臺灣特色農産品展廳,吸引了200余家臺灣企業參展。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來自臺中的手工皂、荔枝乾等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臺中市霧峰區農會農特産品行銷部副主任柯義雄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相較于大陸,臺灣比較小,能力和人力有限。我們這次來主要是希望尋找合適的大陸合作夥伴。”

  臺灣品牌農業推廣協會、臺灣生態教育農園協會理事長張玉成在本屆長春農博會期間舉辦的海峽兩岸民營經濟論壇上表示,希望兩岸合作開發農業休閒産業。

  農業部新聞發言人畢美家今年3月在談及大陸和臺灣的農業合作時説,臺灣投資大陸農業呈現兩個特點:由沿海向中部和西部地區拓展,從粗加工向深加工拓展;臺灣在大陸興辦的農業試驗區和農業創業園區不斷拓展。(記者姚湜、趙夢卓)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