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匯款金額全年突破10萬億新台幣大關

2009年04月22日 06:57:00來源:

  台灣網4月22日消息 據臺“中國時報”報道,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的匯款金額,去年全年首度破10萬億(新台幣 下同)關卡。有臺灣專家指出,兩岸若能早日建立通匯機制,一年可減少500億元新台幣以上的匯兌風險。

  據臺媒報道,據臺灣“金管會”統計,兩岸銀行體系的匯款量,過去4年平均每年以34.08%速度增長。以最終收款地為大陸不含港澳地區進行計算,去年全年,臺灣全體銀行的匯出金額為199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6.7萬億元。今年則可望在兩位數增長的支撐下,寫下臺灣匯款到大陸年破2000億美元的歷史新紀錄。

  臺灣“金管會”官員表示,關於匯款用途部分,臺灣企業界以“三角貿易”最多,其次為臺灣自大陸的“進口貨款”所需,兩者合計比重超過60%;民眾部分則是“膳家匯款”,也就是匯錢給大陸的親友。

  相關人員解釋,所謂“三角”貿易,就是貨物沒在臺灣通關,但款項的支付須經過臺灣。例如,臺商在大陸生産貨品,出口到新加坡,新加坡的進口商付款給臺灣的總公司。

  據臺灣相關部門統計,臺灣去年進出口收支金額約5476億美元,以臺灣“金管會”的兩岸匯款統計推算,兩岸匯款額約佔臺灣對全球匯款金額的60%。儘管比重很大但臺灣大型匯銀指出,兩岸目前仍以美元通匯,以致銀行、企業與民眾的匯兌風險持續攀升。

  臺灣兆豐銀匯兌科副理王文龍解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倡議多年,始終“只聞樓梯響”。假設兆豐銀行在臺灣的分行收到客戶要求要匯10萬新台幣臺到大陸,則須先結匯成2953美元,但這筆美元並無法直接匯到大陸,而是要通過兆豐在紐約的分行與大陸銀行在紐約的分行去清算款項。

 

  因仍須通過美元通匯,若新台幣對美元單日小幅貶值0.5%,10萬億親台幣匯款的匯兌損失一年就要超過500億元。臺灣大型匯銀的主管表示,兩岸經貿日益活絡,匯款數字便可證明一切,臺灣應早日拋開貨幣的意識型態問題,才能把兩岸一年逾10萬億新台幣的匯兌風險降到最低。(沈鵬)

[責任編輯:沈鵬]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