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八屆兩岸青年學生中華傳統文化(吉安)研習營成功舉辦

2016-07-15 15: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7月15日訊 7月6日至12日,由江西省臺辦、吉安市人民政府主辦,吉安市臺辦、吉安職業技術學院、共青團吉安市委承辦的第八屆兩岸青年學生中華傳統文化(吉安)研習營活動在吉安市成功舉辦。

  7月7日,第八屆兩岸青年學生中華傳統文化(吉安)研習營在吉安職業技術學院舉辦開營儀式。80余名來自臺灣金門大學和吉安職業技術學院、井岡山大學師生參加。江西省臺辦副巡視員陳幸福,吉安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劉賢清,市臺辦主任劉雲峰,團市委書記鄭軍平,吉安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歐陽亮、副校長曾榮,臺灣金門大學系主任馬祥佑,省臺辦聯絡處副處長黃忠,井岡山大學團委書記李泉,市臺辦副主任吳孝明、副調研員胡琿,團市委副書記劉媛出席開營儀式。開營儀式由市臺辦主任劉雲峰主持。劉賢清、陳幸福分別致開營辭並一同為研習營學員授營旗。

  劉賢清在致辭説,自2009年以來,我們已經成功舉辦了七屆研習營活動,活動內容不斷延伸,活動影響與日俱增。時至今日,研習營活動已經發展成為吉臺兩地青年朋友溝通感情、互通有無、傳承文化、創新創業的一個交流互動平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勤勞與智慧的結晶,是自立、自尊、自強民族精神的寫照。吉安與臺灣文化都十分深厚,而且同根同源。在吉安舉行兩岸青年“中華傳統文化”研習活動,十分契合活動主題,意義十分特殊。此次研習營為大家安排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既有高水準的學術沙龍,又有實地參觀考察,還有溫馨的聯誼活動。衷心希望你們在研習中華傳統文化、領略吉安風土人情的同時,進一步加深了解、增進友誼、互相學習、共同提高:一是要積極爭做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進一步增強對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二是要積極爭做兩岸交流交往的推動者,在推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上貢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三是要積極爭做兩岸青年創新創業的引航者,我們正在打造臺灣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支援政策。我們樂於看到兩岸更多的青年攜起手來,共同投入創新創業的時代大潮。

  陳幸福在講話中對此次活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表示,省臺辦一直以來對兩岸青年的交流都十分支援,希望通過兩岸青年學生中華傳統文化(吉安)研習營這樣的活動,進一步增進兩岸青年人的感情,搭建友誼橋梁。

  當日上午,開營儀式過後,舉辦了《兩岸大學生創新創業交流沙龍》活動,特邀吉安市人民廣播電視臺《文瓊視點》主播文瓊主持大學生創新創業交流沙龍,兩岸學子一起聆聽了大學生如何創業、創新的主題講座,並通過PPT演示,深入了解吉安市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措施及臺灣青年來吉安市創新創業所享優惠政策。吉安青年企業家劉光林、張波、段星,臺灣來吉創業成功者黃武勇做客沙龍就大學生創新創業相關問題與兩岸大學生親切交談。

  兩岸師生共同聽取了井岡山大學丁功宜教授作的《廬陵文化》專題講座,講座以地域文化為切入點,介紹了廬陵文化,並以豐富的史料闡釋了吉安名人的學術發展歷程,指出廬陵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贛文化的重要支柱。

  當日下午,舉辦了兩岸大學生聯誼活動。兩岸大學生共同演繹了精彩的自編、自導的文藝節目。有金門大學陳威文、餘興俊表演的吉他彈唱《陌生人》、《接不接受》等曲目,也有職院李子馨同學帶來的《漂洋過海來看你》,兩岸青年大學生跟隨著節拍揮手伴唱。聯誼活動還設計了“貼名牌”、“你猜我做”等互動遊戲,讓同學們在參與中增進了解、增進交流。展現了兩岸青年大學生朝氣蓬勃的青春活力,還拉近了兩岸青年大學生的距離。聯誼活動在兩岸青年合唱的《明天會更好》歌曲中落下帷幕,表達了兩岸青年彼此的美好祝願,也象徵著兩岸的發展明天會更好。

  兩岸大學生還參觀了文天祥紀念館、吉州窯、青原山凈居寺、陽明書院、渼陂古村、廬陵文化生態公園、古後河綠廊、白鷺洲書院、吉安博物館、吉安規劃館、井岡山景區等,切身感受吉安人文景觀及生態美景,領略厚重的廬陵文化,增進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臺灣金門大學師生還到南昌,參觀了滕王閣;在萬年青科技園,與南昌市臺協會長陳永和、副會長李敏政、莊怡軒等舉辦了座談會,就臺灣青年來江西創新創業面對面進行了座談交流。(台灣網吉安市臺辦通訊員 胡琿)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