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湖南藍山臺胞熱心資助家鄉古建築物修善

2017-03-17 09:5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3月17日藍山縣訊 3月13日,藍山籍第一代臺胞黃源秋先生夫婦,為了資助家鄉古建築物修善,清早到縣臺辦等候工作人員,為藍山縣唐代建立的塔下寺修善,捐款4000元人民幣。

  藍山籍臺胞黃源秋先生,出生在總管廟黃二十八村。他小學畢業加入了挑鹽隊伍,在藍山與廣州的挑鹽大道上往返,于1949年去臺灣定居。經人介紹參加國民黨部隊後,白天在部隊訓練,晚上上夜校讀書,學完了初中、高中的課程,獲得了大專文憑。部隊退役後,到臺灣某國立中學任教。兩岸開放探親後,他利用暑假時間,每隔一兩年回家鄉探親一次。退休後,每年至少回家鄉一次,多則回家鄉兩三次。他不僅熱愛自己出生的村莊,關愛村莊上的叔侄,他熱愛整個藍山,十分關注家鄉的經濟發展與建設,每一次回到家鄉都要向縣臺辦打聽,熱心參加公益事業活動,資助家鄉公益事業建設。如黃二十八村修建小學捐款2萬元,村莊建大禮堂捐款2萬元,村莊鋪設混凝土路,築建通村公路捐款5萬元。藍山一中八十週年校慶,他不僅積極回鄉參加校慶活動,還建新校舍捐款。為家鄉公益事業捐款達30余萬元人民幣,並在家鄉折舊建新房,在縣城購買房屋,每次回到家鄉,都要住月余時間才返回臺灣。

  今年3月12日晚上7點許才回到家鄉,13日上午7點40幾分就來到縣臺辦的門口。他對縣臺辦主任説:我在回家鄉的途中聽説,縣政府要修善塔下寺,將唐代的傳芳塔修善,恢復為惜日宗教場所,並拓寬塔下寺的面積,將其打造為古色古香公園,供縣城民眾休閒娛樂。這是公益事業,是一件美化縣城,改善縣城民眾環境的大好事,我雖是在途中才聽説的,沒有準備回家鄉捐款,但總要表示一點心意,麻煩你們帶我去縣文物管理所,我捐款4000元。縣臺辦工作人員聽了後,非常受感動,及時帶他夫婦倆去捐款,滿足了兩夫婦的心願。(台灣網藍山縣臺辦通訊員 成丕立)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