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祁陽縣臺辦化解縣臺資企業“用工難”問題

2016-12-30 09:0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12月30日祁陽訊 祁陽縣是一個百萬人口大縣,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每年外出務工人員就有25萬之多。近年來,我縣經濟加速發展,工業企業數量增長迅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按理説我縣龐大的務工人員足可保障企業用工需求,然而現實情況卻偏偏是:我縣大量人口繼續外出務工,本縣的臺資企業卻又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當前,“用工難”已成為制約我縣臺資企業快速發展的一塊心病,急需各方協同解決。

  一、“用工難”的表現

  1、用工缺口巨大讓勞動密集型企業進退兩難。目前,我縣共有六家臺資企業,規模企業4家,形成了機電製造、輕紡製鞋、兩大主要産業集群,大多屬勞動密集型企業,目前,縣內勞動密集型臺資企業總體缺工人數超過5000人。其中,又以製鞋企業最為嚴重。據調查,年初,凱盛鞋業缺3000人,成信鞋業缺330人,華慶泡棉缺226人,太平洋紡織品缺200人。“用工難”讓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陷入兩難境地:擴大生産,擔心招不到人;不擴大生産,又不能形成規模優勢,有效降低生産成本。

  2、結構性短缺讓企業兩頭為難。臺資企業普遍反映,普工和高端人才兩頭緊缺,中間層的技工、管理人員的用工情況相對較好,技術、資本密集型企業用工要好于勞動密集型企業,管理規範的大企業用工要好于小企業,近兩年來反映高端人才緊缺的呼聲日益強烈。

  3、企業“用工難”讓政府左右為難。很多臺資企業在落戶我縣時,都把招工作為一項重要條件,要求縣委、縣政府對招工作出承諾,幫助解決招工問題。但招工實際上又是一種企業行為,而非政府義務,需要以市場化手段來解決。為解決“用工難”問題,每年春節前後及用工旺季,幫助臺資企業招工成為我縣各級政府“最頭疼”的難題。為此,縣裏年年下達了“死命令”,層層分解招工“硬指標”任務,基層政府為完成任務使出全身解數,甚至花錢雇人來參加招聘會,財政補貼務工人員,效果卻並不理想。

  二、導致“用工難”的原因

  一是富餘勞力結構失衡。我縣農村富餘勞動力年齡結構偏高,老一代農民工年齡偏大,企業不願招。新生代農民工數量在不斷減少,又受外出務工傳統習慣影響,都想外出闖世界,不安心在本地企業就業。

  二是工資待遇相對較低。縣內臺資企業普工大部分工資為1800~2500元/月左右,與沿海地區相比普遍低1000元/月左右,且有些企業社保、醫保未能按時交納。

  三是軟硬環境不優。公共配套不完善,生活環境不如意。住房保障不力。工業園區公租房數量有限,不能較好滿足工人的住宿需求。公共交通不暢。園區工人大部分是附近居民,因公交車沒有通到附近鄉鎮,企業又無接送車,工人上下班不太方便。生活設施不便。工業園地處城郊,居民少,交通不便,缺乏生活娛樂設施,員工業餘生活單調,而80、90後員工,對工作和生活都有著更高的要求。

  四是用工波動幅度較大。由於我縣新增企業多,企業發展快,新開工生産線導致用工量短時間急劇增長,部分臺資企業用工季節性變化大,忙時缺人,閒時裁人。

  五是就業服務不到位。對高端人才,目前缺少招聘渠道和留住人才的完善服務。對普通就業者,專業技術培訓、就業服務工作做得還不夠。

  三、妥善解決“用工難”的建議

  “用工難”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問題,同時也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問題。為此,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從長遠來考慮,調産業結構,轉發展方式。目前,全國範圍內民工荒現象的不斷出現,標誌著我國已進入一個經濟發展的重要轉捩點,專業學語稱之為“劉易斯”拐點,這意味著廉價勞動力時代即將結束。“用工難”已暴露出我縣深層次矛盾,即産業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方式落後。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低成本人工。因此,從長遠看,要根本解決我縣“用工難”問題,需要政府積極引導,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臺資企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移。

  二是從全局來統籌,完善硬設施,優化軟環境。縣委縣政府要把建設好工業園作為解決“用工難”的主戰場,儘快完善工業園區的公共配套設施。如建好自來水廠,增設通茅竹、觀音灘,白水,三口塘等鎮的公交線路。同時,想方設法加快工業園區內的生活服務區建設,方便員工的生活、消費和娛樂的需求。縣政府要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務。如應在工業園增設公共食堂、多建公租房,讓員工能自主選擇解決食宿問題。

  三是從細處來入手,政府來搭臺,各方共唱戲。縣委縣政府要積極建好招用工資訊平臺,積極收集臺資招用工資訊,及時發佈更新,實現資訊快捷共用,雙向開展服務。同時,建立高素質人才引進的常效機制,實施“百人工業人才”引進計劃。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工作監管,提前介入,幫企業把關,給工人撐腰,督促企業繳納好“五險一金”,讓企業誠信用工。企業要不折不扣兌現招工時許諾的報酬和福利,以優厚的條件,吸引農民工返鄉,高興在家門口就業。此外,要注重抓好勞動者崗前培訓。部門、企業、職業技術學校要三方聯動,無縫對接,由政府部門牽頭,加大對勞動者“普及式”、“訂單式”技術培訓,實現各方的共贏。

  四是從根源來解決,以待遇聚人,以發展留人。解決招工難,關鍵在臺資企業,不能完全依賴政府。在市場化的浪潮中,良好的工資待遇和美好的發展前景,是臺資企業吸引人才的不二法寶。企業要提高薪酬,改善待遇,拉近與沿海地區的差距,吸引本縣務工人員舍遠求近前來就業。同時,以人為本,實施人性化管理,吸引人才、留住員工。臺資企業要適當建些廠內的體育、文化、娛樂設施,豐富員工業餘生活,打造和諧企業文化。要為每一名員工勾勒一個觸手可及的前途和理想,激勵員工為共同的目標而拼搏、而努力,用美好明天留人。(台灣網、祁陽縣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