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省長檯灣行看湖南東進戰略

2014-09-24 10:50:00
來源:紅網
字號

  9月17日,應臺灣工業總會邀請,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杜家毫率湖南省代表團搭乘直航班機抵達臺灣,開啟為期6天的交流參訪活動。當晚,杜家毫在臺北圓山大飯店會見了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永權。(9月18日《湖南日報》)

  湖南省長杜家毫率團抵臺訪問,雖是一次應邀之訪,一次訪親之旅、文化之旅、環保之旅和經貿之旅,但從發展戰略佈局來看,這一次省長檯灣行再次清晰展現了湖南東進戰略。湖南地處中部,東部有經濟發展強勁的沿海省份,西部有後發的內陸省區,“夾縫”中的發展尤其艱難,面對“一部一帶”的發展機遇,湖南唯有在發展戰略上進行突破,才能崛起中部,才能引領發展。

  對於湖南來説,向東看齊、聚焦東部早已有之。比如早已聲名遠播的“滬洽周”,還有重商雲集的“珠洽會”,都體現了湖南向東思維。拿今年的“滬洽周”來説,湖南利用這個平臺既展示了自己資源優勢,又貼身學習上海自貿區改革經驗,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新活力。從規模和重視程度來看,湖南可謂是全體出動,既有文化名人的助陣,也有民俗文化的支撐,更有各級領導的集體參與,應該説湖南真正進入了“滬洽周”時間,東向戰略名符其實。

  湖南向東繞不開廣東。廣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是改革開放的橋頭堡,無論是經濟總量品質,還是改革信心方面廣東都具有先發優勢。雖然湘粵相鄰,經濟互補,並且也具有合作基礎,但總體上還只是停留在單一的或單向的思路上,沒有從發展全局進行深度對接。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率隊到廣東進行了戰略性的互聯互通合作,提出了“湘粵經濟圈”構架,為湖南經濟東向出海打通了發展通道。

  臺灣則是湖南向東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兩岸關係不斷向前發展,湘臺兩地人文交流、經貿往來也日益緊密。據湖南省商務廳最新統計,截至2013年6月,來湖南省投資發展的臺資企業2000家,應該説,湖南之所以能迎來快速發展的窗口期,臺資企業功不可沒。這一次杜家毫省長對臺灣為期6天的訪問,目的之一是繼續保持這種投資勢頭,維持湘臺融合發展新常態。省長檯灣行,學習借鑒是關鍵。在考察正在建設中的桃園航空城時,杜家毫提出,要多多學習借鑒桃園航空城開發建設的好思路、好做法,把湖南的區位優勢更好地轉化為發展優勢。

  總而言之,無論是借道上海,還是借力廣東,或者是借勢臺灣,湖南始終堅守東進戰略,堅持全方位的“走出去”,這種對發展全局的深謀遠慮是值得點讚的。作為地方領導人就,就是要善於因勢利導,善於宏觀取勢,善於從戰略上進行統籌思考,從措施上進行精準發力,唯有如此,才實現夢想與希望。(文/雪花飄)

[責任編輯: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