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鳳凰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節側記

2011-11-04 15: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11月4日湘西州消息 在丹桂飄香的金秋季節,湘西自治州美麗的鳳凰古城迎來了中華兩岸少數民族文化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巴湃拉拉格獅為團長的9個部落組成60名臺灣少數民族嘉賓,出席中國鳳凰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節活動。

  “記住中國南方長城”

  10月27日上午,在鳳凰縣陳浩副縣長陪同下,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成員興致勃勃地來到中國南方長城參觀。中國南方長城雄偉壯觀,宛如一條巨龍蜿蜒躺臥在湘西的崇山峻嶺之中。中國南方長城全長390多裏,起源於湖南貴州交界之地的亭子關,止于吉首市和古丈縣交界的喜鵲營。途中有訊堡、碉樓、屯卡、哨所、炮臺1000多座。中國南方長城原來叫苗疆邊墻,已有1600多年曆史,它充分展示了湘西各族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勇敢,記錄了湘西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變遷。

  前來參觀的臺灣嘉賓無不被中國南方長城的神奇壯觀所折服,臺胞陳明德、陳誠三等激動地説,“真想不到,鳳凰縣竟然把這個歷史歲月的遺跡保存了下來,而且維護這樣好,十分難得,中華民族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太深厚了。”臺灣嘉賓紛紛拿起照相機,以中國南方長城為背景合影留念,激動地説:“我們一定要記住中國南方長城。”

  “不愧中國第一個最美的小城”

  下午,臺灣嘉賓參觀了美麗的鳳凰古城。古城背靠南華山,面臨沱江河。古城的房屋均為磚木結構,古樸整齊,屋頂一律飛檐翹角,如展翅飛翔的鳳凰。古街路面由紅、青石板鋪就,美觀整潔。大街小巷縱橫交錯,幽靜淡雅,全城就有50多條。最長的東門街僅有500多米。街道兩旁商賈雲集,既有時髦的進口商品,更多則是當地的蠟染、紙扎、首飾、姜糖等獨具民族特色本地産品。

  臺灣嘉賓漫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心情十分愜意。參觀了沈從文故居、陳寶箴博物館、熊希齡故居、楊家祠堂、虹橋文化藝術樓等景點,選購了民族工藝品,品嘗了民族特色小吃……這裡的一切,讓臺灣嘉賓感到那麼親切自然,那麼具有詩情畫意,早已忘記疲勞,留連忘返,最後形成了一個共同印象,“真不愧中國第一個最美的小城”。

  沱江泛舟樂融融

  北暉門外的沱江,是旅遊者不能不去的地方。臺灣嘉賓來到沱江,乘遊船順江而下。涓涓流水清澈透底,紅衣綠女在跳岩上穿梭。兩岸吊腳樓鱗次櫛比,木柱插進水中,樓房升在半空,倒影隨波盪漾,如詩如畫……突然,艄公一曲《鳳凰美景天下傳》、《歡迎遠方客人來泛舟》渾厚山歌在江面響起,把臺灣嘉賓的激情調到了高潮,立即亮開歌喉唱起了臺灣當地民歌《阿里山的姑娘》、《阿美山鳳》進行互動,歌聲此起彼伏,在江面上久久回蕩。真是一江清水一船歌,沱江泛舟樂融融。臺灣嘉賓激情地説“這裡真是太美了,晚上還要來這裡看夜景。”

  苗家山寨美如畫

  28日,臺灣嘉賓驅車前往山江苗寨參訪。在山江鎮苗族博物館,臺灣嘉賓喝了“攔門酒”,對了“攔門歌”,參觀了苗王居室,觀看了苗家風俗和絕技表演。然後前往早崗村苗寨做客,到早崗苗寨必經 “苗人谷”,這是一個奇異迷人的地方,臺灣嘉賓首先乘坐木筏,穿過幽深的山洞,再走棧道過廊,看瀑布、觀一線天,最後再坐木船,過峽谷,行程約一個小時,便到達早崗苗寨,寨子依山傍水、坐落在半山坡上,縷縷炊煙嫋嫋升起,恰似天上白雲朵朵落山間。

  好客的苗寨村民,聽説臺灣客人要來參觀訪問,早早就把寨中遠古遺留的青石板路打掃乾乾淨淨,站在寨門口等候客人到來。當客人一到,立刻吹起嗩吶,端上糯米酒、打起苗鼓、唱起苗歌,以隆重的苗族禮儀歡迎臺灣客人,然後,把臺灣客人迎進家裏,拿出自製的口味獨特的臘肉、土雞、山豆腐、酸魚等特色佳肴熱情款待客人。臺灣嘉賓深深感悟到苗寨山水風光美如畫,苗族人民生活賽神仙。親身體會到,苗寨居室這樣古樸自然,苗族同胞這樣熱情好客,簡直就像回到了家一樣。

  節日盛會情誼深

  29日上午9時,以“牽手鳳凰兄弟情深”為主題的中國鳳凰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節活動隆重舉行。雨後初晴,陽光明媚,隨著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武吉海宣佈開幕,來自寶島的臺灣少數民族代表隊與來自全國各地的14支少數民族代表隊一個接一個地進行服飾表演,各民族的服飾構圖自然,古樸大方,創作精美,特色各異。特別是當臺灣14個少數民族部落的服飾第一次在大陸展示時,博得了現場萬餘名觀眾的陣陣喝彩。

  當夜,在天下鳳凰“森林大劇場”舉行了“民族風兩岸情”盛大篝火晚會。臺灣少數民族代表隊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土家族、苗族、壯族、蒙古族、藏族、白族、侗族、羌族等14支代表隊身著最具民族特色的艷麗服飾,表演了自己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目。臺灣少數民族代表隊表演了寶島民族歌舞《豐年舞曲》。晚會結束時,臺灣少數民族和來自大陸內地的少數民族圍著篝火,手牽手,肩貼肩,合著音樂的節拍,跳起了歡樂的舞蹈,唱起了《我們都是一家人》歌曲,把整個活動再次推向了高潮……(台灣網湘西自治州臺辦通訊員 吳求華 楊明連 龍寅)

[責任編輯:郭慶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