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女生的武漢情結:因“楚才”因熱愛

2017-07-14 13:5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7月14日武漢訊 7月11日上午,“華僑城杯”第33屆楚才作文競賽舉行頒獎典禮,來自臺灣、香港、澳門等地近200名獲獎學生代表、學校代表齊聚武漢,與武漢地區特等獎學生、新疆獲獎學生代表同臺受獎。 

  在頒獎典禮上,筆者發現了不少“楚才”的老朋友。來自臺灣、香港、澳門、武漢、新疆的學子中,有很多人都不止一次地參加了楚才作文競賽。“楚才”對於他們來説,已經不僅僅是一場作文比賽,更意味著挑戰與陪伴,見證他們的成長,也是學子們“以文會友”的平臺。 

  臺灣女生用“楚才”挑戰自己  參賽四年每次都是全新考驗 

  “參加楚才作文競賽四年,我的作文能力逐年進步,還認識了很多熱情又有思想的武漢朋友。”7月11日上午,來自臺灣苗栗縣明仁中學八年級的女生黃喬柔如是説,她已連續四年參加楚才作文競賽,收穫了三次一等獎、一次二等獎。 

  今年的楚才作文中,黃喬柔寫的是一篇關於機器人的小説,獲得了一等獎。黃喬柔説,楚才的作文題既有發人深省的,也有需要發揮想像力的,沒有固定制式,讓她覺得有挑戰性。在她看來,四次比賽,每一次都是一個全新的考驗——“考驗我在思考方面是否能有突破,考驗我在寫作遇挫時能否重整思緒”。與第一次參賽時相比,黃喬柔如今寫作時更加自信,作文水準也在不斷提升,今年,她在苗栗當地的作文比賽中也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參賽的四年裏,黃喬柔三次作為學生代表來武漢參加夏令營,在這裡也結識不少愛好寫作的朋友。前年初次來武漢,她與一群美加外校的學生們建了微信群,經常在群裏聊天,分享各自生活中的見聞,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武漢學子對學習很熱忱,有廣闊的世界觀和多元的寫作方法,這些都令我受益良多。”黃喬柔説,她已經有了深深的“楚才”情結,未來還想再參賽。 

  準大學生連續參賽十年  “楚才”成求學路上好朋友 

  11日上午,剛高考完的華師一附中學生王槳領到了她的第一座楚才特等獎獎盃。對她來説,楚才是求學路上一個特別的存在。今年剛好是她征戰“楚才”的第十年,也是她成績最好的一次。 

  回憶起十年參賽經歷,王槳説:“楚才”就像她的一個朋友,每年都上考場寫一寫,成為一個約定。不知不覺十年過去了,王槳也從一名三年級學生成長為一名準大學生。已經報考同濟大學的她,表示今年是最後一次參賽,而這個特等獎是“老朋友”送給她最好的告別禮物。 

  她這次的獲獎作品為《頭顱與軀幹》,王槳通過從不同角度描寫一場換頭手術,探討了生命和人生的意義。雖然是第一次寫科幻類文章,但對情節的把控熟練老到。王槳説,自己喜歡寫故事,“楚才”作文也提倡寫故事,她在一年年的磨煉和總結中,文風從稚嫩走向成熟。起初她很注重語言優美,功夫花在表達上,但隨著慢慢長大,她開始在文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剖析社會現象。 

  “‘楚才’陪伴著我,見證了我的成長之路。”王槳説,楚才作文題有很大的思考空間,讓自己能天馬行空地寫所愛所想。十年的比賽走下來,不僅鍛鍊了寫作能力,也開拓了思維方式。 

  新疆哈薩克族女生  為寫作出彩一年讀了20本名著 

  “多雨濕潤武漢遊,千里夢緣黃鶴樓。有幸一覽武昌美,執筆吟誦志韆鞦。”這首小詩,是新疆華師一附中博樂分校高一女生扎吾列來到武漢後寫的。她去年也參加了“楚才”,沒有獲獎,今年再次參賽,獲得了一等獎。 

  2016年,楚才作文競賽首次在新疆博樂市開設分賽場,兩年來共吸引近萬名當地中小學生參賽,其中半數為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數民族學生。扎吾列就是一名哈薩克族學生,平時在家跟父母用哈薩克語説話,在學校裏用漢語跟老師、同學們交流。“用漢語寫作文是一件需要認真學習的事。” 

  去年首次參賽後,扎吾列特意學習了獲獎的優秀作文,深深感受到自己的閱讀量太小。這一年,她一有時間就讀書,共讀了約20本世界名著。看完書,她還會自己琢磨,哪些語句用得好,學著讓自己的作文也寫出彩。 

  今年再次參賽,扎吾列獲得了一等獎。得知消息,她全家人都很激動,媽媽還特意打電話到學校,叮囑她“不能驕傲,要繼續努力”。 

  “我喜歡寫作,喜歡‘楚才’”,扎吾列説,是楚才作文競賽讓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促使她靜下心來閱讀更多書籍,也讓她第一次來到武漢這所文化名城。“希望我以後能考上武漢的大學,來這座城市學習、生活。”(台灣網武漢通訊員 陳曉彤 劉嘉 汪晨 戴亮)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