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青年朱德龍:做在漢臺灣學生的“紐帶”

2016-12-22 10: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12月22日武漢訊 武漢是座名副其實的“大學之城”——有著80余所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超過120萬人。近些年來,在武漢林立的大學校園中,來自臺灣的青年學生身影也不斷增加,他們積極融入校園生活,發揮各自的興趣愛好,在這裡實現青春夢想。

  “武漢大學真的好美,特別是在櫻花季節。”武漢大學醫學院大四學生朱德龍個子高高的,有著標準的“暖男”笑容,説起話來也是幽默感十足,談到自己在武大的學習經歷,他故意“賣起了關子”——“故事一定要從宿舍講起。”

  2012年,因為父母工作原因,在深圳讀高中的他通過聯考考入武漢大學醫學院。新生報名時,父母陪他一同來到學校,剛進入宿舍,一家人有點“懵”了,“醫學院的宿舍是11人一間,水泥地板,條件也比較艱苦。”

  “當時我的父母就説,你想好,還要不要讀。”朱德龍笑言,他把情況講給高中老師,老師説,別人都可以堅持,你為什麼不可以。因為這句話,朱德龍選擇了留下。

  來自天南海北的11個男生住在一間房,大家都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摩擦在所難免。在朱德龍看來,這些都是無傷大雅的小事,他説,舍友們都很仗義,有事都會互相幫助和謙讓,大家關係相處得非常好。

  大一剛開始上課,朱德龍又遇到新難題。有的專業課老師講話方言發音較重,他聽不懂。“我那時候就一直在問同學,老師剛在講什麼?”朱德龍説,自己最開始上課,都要同學們當“翻譯”,花了不少時間才慢慢適應。現在,即將畢業的他感慨,這些小插曲都是大學生活的美好回憶。

  2015年,朱德龍休學一年,回臺灣服“兵役”。回校後,原來的同學都成了“學長學姐”,又要重新認識一批新同學,天性樂觀的他説,認識更多朋友都是好事,自己已經能很好地和大陸的同學們玩到一起了。

  這些年,作為醫學生的他,還常與在漢的臺灣學子們一起,到恩施、英山等山區,為村民義診,“我們還送去一些常用藥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

  朱德龍還是新當選的華中地區臺灣同學會會長。“這個學會的主要目的,是讓在武漢的臺灣學生們可以彼此認識,更好地適應在武漢的生活。”朱德龍説,自己希望,通過組織學會的迎新晚會、節日活動等,讓臺灣學生在武漢生活更加開心自在,收穫更多“家”的感覺。

  臨近畢業,“愛折騰”的他與同學們一起策劃了一部畢業短片,大家一商量,選擇了戶部巷作為拍攝地,“這是所有人一來武漢,一定會去的地方。”他説,在武漢這幾年的時間,見證了武漢日新月異的變化——地鐵建設迅速,商圈也越來越繁榮,城市也越來越有“國際范”,自己也越來越愛這座城。(台灣網湖北省武漢市臺辦通訊員 鄭汝可 方倩)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