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農業專家廖丁川一行到鐘祥石牌鎮彭墩村考察

2013-06-26 09: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西瓜種植大棚,廖丁川先生(左一)與彭墩村高級農藝師趙秀江(右一)現場探討日光溫室立式栽培技術。(王啟宏 攝)

  台灣網6月26日鐘祥消息 6月21日至24日,應鐘祥市石牌鎮彭墩村村委會主任張德華邀請,臺灣雲林縣漢光果菜生産合作社理事主席廖丁川先生一行六人來彭墩村考察。

  彭墩村位於鐘祥市西端與荊門市中心城區東郊接壤的一個偏遠丘陵地區,面積10.5平方公里,通過挖掘資源,調整結構,現已經形成6000畝優質水稻、中南地區最大的種鴨基地、10萬隻蛋雞場、2080畝生態水蓮、2000畝有機蔬菜基地、2000萬隻鴨苗孵化廠、年産1500萬斤精優蔬菜凈化分裝廠、2000畝生態水産養殖和苦蕎茶、彭墩臘貨、酒店商務等10大支柱産業,這些每年為彭墩帶來6億元的收益;投資2億元建成佔地2900畝的鄉村大世界旅遊景區,每年接待遊客40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8億元。彭墩的村容村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農村,田園中的公園,公園中的田園”成了新彭墩的最大特色。

  廖丁川先生一行參觀了彭墩村的村容村貌、村民別墅住房,並對彭墩村優質水稻種植、生態水産養殖、有機蔬菜瓜果培育進行了深入考察。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令廖丁川先生一行豎起了大拇指,並對彭墩村在農業生産、農民生活、農村生態建設上刮目相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力的經濟支撐、雄厚的農業實力、迫切的合作意願促成了雙方牽手,並就在荊門合作建立漢光模式的果菜生産加工園區達成了初步意向。

  漢光果菜生産合作社成立於1989年,位於臺灣雲林縣西螺鎮,由廖丁川先生聯合50位農友成立該社。該社從組織生産、管控、采收到加工、截切、分級、包裝再到倉儲、配送、網路行銷,實行全方位一條龍作業模式,並全部實行農業ERP管理自動化,是臺灣第一個通過多樣蔬果産銷履歷認證的生産單位。蔬果産銷履歷即“果菜身份證”,也就是農産品品質安全可追溯系統,形成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品質安全追溯體系,把十分複雜的過程簡單化了。由於有了獨特的“身份證”,漢光果菜聲名遠揚,身價倍增。(台灣網鐘祥市通訊員 王啟宏)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