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海峽兩岸文物交流20週年紀念活動在湖北秭歸啟動

2012-11-02 14: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海峽兩岸文物交流20週年紀念活動啟動儀式在秭歸縣鳳凰山隆重舉行。(朱宜雄 攝)

  台灣網11月2日秭歸消息  10月31日,海峽兩岸文物交流20週年紀念活動啟動儀式在湖北秭歸縣鳳凰山隆重舉行。兩岸200余名文博專家、學者及秭歸縣民眾近千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此次活動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家文物局、湖北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指導下,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中華文物交流協會、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承辦,宜昌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文物局、重慶市文物局、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參與協辦。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中華文物交流協會副會長顧玉才,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鄭欣淼,湖北省政府副秘書長張猛,中華兩岸經貿投資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張京育,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董事姚浙生,宜昌市副市長王應華,湖北省臺辦副主任郭化夷,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副局長程武彥,湖北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沈海寧等兩岸嘉賓共同為本次活動揭幕。 

  啟動儀式上,湖北省政府副秘書長張猛介紹,隨著湖北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提高,湖北與臺灣交往日益密切,在經貿、文化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合作,並通過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舉辦荊楚文化尋訪等重要活動,逐步邁入經貿大合作、文化大交流,促進了共同繁榮與有序發展。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在啟動儀式上説,20年來,兩岸文博界開展了許多卓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共用了中華文化遺産的資源優勢和保護成果,傳播了中華歷史文化,促進了兩岸文物事業的共同發展進步,加深了兩岸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特為本次活動發來賀信。賀信説,本次活動對增進兩岸文物交流深具歷史及時代意義,並將為兩岸文化交流再添佳話。

  1992年,在兩岸分隔43年之後,大陸文物展“兵馬俑及金縷玉衣展覽”首次成功赴臺展出。1993年,兩岸共同組成長江三峽文物保護考察團對三峽工程涉及的文化遺産進行考察,掀開了兩岸文物交流合作的新篇章。20年來,兩岸文博界不懈努力、相互支援、砥礪前行,文化遺産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本次活動將系統總結兩岸文物交流20年的成績與經驗,進一步擴大兩岸在文化遺産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為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兩岸關係向前發展、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發揮更大作用。

  據悉,該活動將持續至11月6日,兩岸嘉賓還將赴重慶參觀考察,舉辦三峽文物保護報告會、海峽兩岸文物交流20年回顧展覽、海峽兩岸文物交流20年座談會等活動。(台灣網宜昌市通訊員 朱宜雄) 

[責任編輯:郭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