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湖北同鄉會參訪團一行回黃石參訪考察

2012-10-15 10: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合影留念。(圖片來源:黃石市臺辦)

  台灣網10月15日黃石消息 “客居寶島懷桑梓,跨越海峽回黃石。鄉情濃濃堪回味,故土新貌倍驚喜。”10月14日,由14名臺灣社會賢達組成的臺灣湖北同鄉會參訪團回黃石參訪考察,進一步了解家鄉,溝通感情,加強黃石與臺灣兩地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黃石市領導應楚洲、劉聖華對參訪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與參訪團成員進行了交流座談,並設宴宴請了參訪團一行。北京臺商協會永久榮譽理事長、本次參訪團總領隊吳昌明先生簡要介紹了參訪團的基本情況。他説,臺灣湖北同鄉會參訪團十分愛國愛家鄉,尤其是身在他鄉的湖北人,這種感情更為強烈。此次組團到黃石參觀訪問,就是為了讓同鄉會的鄉親們進一步認識和了解家鄉,為促進今後家鄉和臺灣有關經濟、貿易、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構築良好的交流平臺。

  臺灣湖北同鄉們紛紛表示,來到黃石,倍感黃石人民的熱情和厚愛,感覺到家鄉人的親切友好,他們表示將把黃石的發展優勢宣傳介紹到臺灣,促進兩岸更加熱絡的交流和互動,增進兩岸同胞的情感與友誼。

  在黃期間,參訪團一行參觀了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國家礦山公園、西塞山風景區、磁湖北岸景觀帶等我市部分旅遊風景區,對家鄉經濟社會發展及城市建設發生的巨大變化給予高度評價。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詩句用在昨日來黃訪問的臺灣湖北同鄉會參訪團成員身上恰如其分,參訪團中年逾古稀的老人佔了一大半,儘管離家多年,參訪團成員在談及對黃石的印象時,大都操著地道的湖北方言感嘆家鄉面貌日新月異。

  “家鄉面貌一年一個樣,真可謂是日新月異 。”現年77歲的袁祝泰老人祖籍黃石西塞山區,上世紀90年代初,兩岸開放探親伊始,他就曾回黃探親,並捐資修建了理工學院國際學術中心——豁度樓,之後又曾多次回鄉。談及黃石的變化,他説,家鄉的進步現在大家都看得到的,也感受得到,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城市,黃石還有很大進步的空間,我們希望共同努力,使家鄉更繁榮更進步。

  “我是臺灣人,也是大冶人。”65歲的黃海龍祖籍大冶金牛,2歲時隨父去臺。此次是他首次回到家鄉,在參觀了黃石的城市建設後,他認為黃石的發展空間很大,自然稟賦的各項條件都很優越,發展潛力無可限量。“我要向更多的朋友推介黃石,推介我的故鄉。”黃海龍説。

  “我之前聽説這裡是光灰的城市,回來一看完全不是這樣。”39歲的向士賢是身在臺灣的第三代大冶人,談起首次回鄉的感受,他用出人意料四個字來形容。“黃石有山有水,山水交相輝映,風景秀麗,我為有這麼美麗的故鄉而自豪,更重要的是我的根在這裡,衷心希望家鄉今後更加繁榮富強。”向士賢先生説。(台灣網黃石市臺辦通訊員 劉關波)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