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根之情”海峽兩岸傳統文化交流活動在臺灣舉行

2017-01-06 09: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根之情”海峽兩岸傳統文化交流共促和平發展聯誼會參會嘉賓合影

  “根之情”海峽兩岸傳統文化交流共促和平發展聯誼會參會嘉賓合影。(圖片來源:河南省臺辦)

  台灣網1月6日臺北訊 2016年12月26日—31日,為期五天的“根之情海峽兩岸傳統文化交流共促和平發展聯誼會”在臺灣成功舉辦。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臺灣前“考試院長”許水德、新黨主席郁慕明、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知名電視評論員邱毅等來自海峽兩岸共100多位嘉賓參加活動。

  江丙坤、許水德、秦金生、邱毅等10余位臺灣嘉賓分別致辭或作主題發言,他們對本次活動的主要策劃人、河南省政協常委、河南省傳統文化促進會會長馬文章多年來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開展兩岸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和讚譽。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兩岸兄弟一家親,打斷骨頭連著筋。這筋是什麼?這筋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是促進兩岸關係的重要紐帶。馬文章先生舉辦海峽兩岸傳統文化交流活動非常有意義,希望這樣的活動要多多舉辦。要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以傳統文化促進世界和平,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共圓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邱毅如是説。

  臺灣“中華産經文教科技交流協會”理事長簡漢生也同樣高度讚譽了本次活動的重要意義,他以母親是河南人而稱自己也是半個河南人,更用“中不中”這一地道的河南話向大家致辭寒暄,讓與會人士倍感溫馨。

  馬文章為表達兩岸一家親的濃厚之情,他將自己創作的榜書書法作品“根”,配以“中華民族夢想成真、炎黃子孫血濃于水”對聯和曾在北京單幅拍賣100余萬人民幣的“佛”、“壽”、“福”等榜書作品贈送給參會臺灣嘉賓。

  活動中,與會嘉賓共同敲響世界和平鐘,並點燃新時代人文精神聖火,寓意根之情血濃于水,兩岸和平共圓中國夢,世界和平互惠共榮。

  馬文章在致辭説,大陸與臺灣血緣相親、同根相連,把兩岸人民的心緊緊地連在一起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和“魂”。海峽兩岸同胞血同緣、書同文、語同聲、民同俗,這種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成為兩岸團結交流合作的精神紐帶和寄託。河南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也是根親文化的祖地。立足於這樣一個傳統文化和根親文化資源大省,河南省傳統文化促進會始終堅持著用傳統文化凝聚中華向心力,用根親文化聚合世界華人圈,積極開展兩岸傳統文化交流活動,增進兩岸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在臺期間,馬文章一行還分別以不同形式與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原副主席蔣孝嚴、臺灣前“監察院院長”陳履安、臺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吳敦義、臺灣前“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等多位臺灣政要,就未來兩岸傳統文化交流方向交換意見,他們對馬文章及河南省傳統文化促進會多年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推動兩岸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貢獻表示高度讚許,並希望今後多到臺灣舉辦各項文化交流活動。

  據了解,近年來河南省傳統文化促進會在創始人馬文章的帶領下,在海峽兩岸以“根之情”為主題,成功舉辦了多次書畫展出和傳統文化交流活動。活動展出和交流的內容,都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盡孝道、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追求,對促進民族之間、民眾之間、地域之間的和諧相處,提高人們的藝術修養,增進人們美好情操,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理解,積極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增進兩岸同胞的心靈溝通、民族情感和骨肉情誼。

  本次活動由中華傳統文化國際交流聯合會、河南省傳統文化促進會、臺灣“中華博遠文化經濟協會”、臺灣“中華産經文教科技交流協會”共同主辦,河南康潤集團、廣東海建港務有限公司、臺灣英澔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共同協辦。(台灣網、河南省臺辦聯合報道)

  臺灣退役將領劉達運與馬文章互贈書法作品

  臺灣退役將領劉達運與馬文章互贈書法作品。(圖片來源:河南省臺辦)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