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四屆海峽兩岸教育論壇在鄭州舉行

2016-09-27 10:4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9月27日鄭州訊 9月24日上午,由國臺辦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福建師範大學主辦,鄭州市鄭東新區管委會、中國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承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教育論壇”在鄭東新區城市規劃展覽館舉行。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主任鐘河林、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尹洪斌、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東、鄭東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吳福民、鄭州市臺辦主任潘新紅等出席論壇開幕式。臺灣政治大學副校長張昌吉、臺灣教育會理事長李建興及來自海峽兩岸6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中小學校長及師生代表等近150人參加論壇。

  劉東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説,鄭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數千年來,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留下了嵩山、黃帝故里、少林寺等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遺跡。鄭州更是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典範,本次論壇的舉辦地—鄭東新區,經過十餘年的開發建設,已經成為河南省城市建設最具特色和最有活力的靚麗名片。她表示,海峽兩岸教育論壇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目前已經成為推動兩岸教育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平臺,反映了兩岸教育界人士對於加強兩岸合作、實現互利雙贏的共同期待。舉辦海峽兩岸教育論壇,是促進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載體之一。她相信本屆海峽兩岸教育論壇將會進一步增進兩岸教育共識、拓展兩岸教育合作空間、促進兩岸教育共同發展。她希望,大家借助這次機會到鄭州多走一走、看一看,更多地宣傳鄭州、推介鄭州,為鄭州教育事業的發展多提寶貴意見。

  鐘河林在致辭中指出,自今年5月臺灣新當局執政以來,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被破壞,和平發展的成果和良好局面被衝擊,兩岸有識之士都為此憂心忡忡。在這種情況下,本屆論壇如期召開,兩岸教育界的交流仍然洋溢著熱情和暖流,兩岸人士仍然踴躍參加論壇,這充分證明和平發展深入人心,“兩岸一家親”絕非一句空話。在回顧了前三屆兩岸教育論壇所取得的成果後,鐘河林強調,當此複雜局面之時,兩岸教育交流要克難前行,積極探索新的路子。他倡議在三個方面有所建樹:一是保護和鞏固兩岸教育交流的既有成果,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促進者。二是從教書育人的根本宗旨出發,著力探索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引領世界先進文明的教育價值、方法和途徑。三是不斷創新兩岸教育交流的方式方法,提高兩岸教育交流的品質和檔次。他再次表示,希望兩岸教育界從民族復興、文化復興的高度和心靈契合的需要出發,進一步高度重視兩岸中小學教材比較研究和交流合作。

  本次論壇以“學校發展與教育創新”為主題,會期2天,分設9個分論壇。與會專家圍繞兩岸教育交流合作及改革發展等主題,就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實踐、課程教材比較研究等問題進行深入研討。海峽兩岸教育論壇,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在2012年發起,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鄭州首次以東道主身份承辦論壇。(台灣網、鄭州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