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大和尚玩音樂 大相國寺有點潮!

2015-09-14 15:26:00
來源:中評社
字號

  大相國寺金字匾額,氣派非凡,不愧為當時的“皇寺”。香客絡繹不絕進出於此門,香火相當旺。(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鄭州9月11日電(記者 徐夢溪 范穎薇)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各産業都喊著“走出去”的口號時時,萬萬沒想到,在河南開封一間寺廟內,幾位大和尚也在用心鑽研,讓中國佛教文化“走出去”。這間寺廟就是為廣為人知的大相國寺,人們對大相國寺的了解多源於“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故事,除此外,這間寺廟的歷史其實源遠流長,是中國佛教文化發展長河中的瑰寶。9月10日,中評社採訪組一行來到大相國寺,探知寺廟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傳奇故事。

  “過去開封半個城都是大相國寺”,寺內師傅眼望天空説出這席話。那這座寺廟當時到底有多大能耐?

  大相國寺是中國漢傳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始建於北齊天寶六年,即西元555年,在北宋時達到鼎盛。據史載,那時大相國寺轄64禪、律院,佔地540畝,受帝王崇奉,是我國第一座“為國開堂”的皇家寺院。而今,“相國寺佔地30畝,不可與當初同日而語”,師傅低下頭繼續説。

  大相國寺不盡在國內受崇奉,其佛法古時在海外也生花。據寺內宏觀法師介紹,唐朝時,日本空海大師赴長安學習佛法,曾居於此。空海大師習得唐密後,返回日本創建東密,還創造了日本文字片假名。日本佛教界非常欽慕大相國寺,在京都也設立了相國寺。現在,大相國寺內還豎立著與日本京東府相國寺的友好紀念碑。“現在也會有許多日本佛教信徒來這裡學習”,他告訴記者。

  相國寺千載間,數經洪水、戰爭摧殘,但寺內一尊千眼千手觀音像一直屹立不倒,引人注目。這座佛像誕生於清乾隆年間,由民間藝人用一棵白果樹雕琢而成,不生蟲不裂紋,造型獨特,是大相國寺的鎮寺之寶。寺廟宏觀法師回顧道,上世紀20年代,馮玉祥將軍因推行新政,廢廟逐僧,“寺中銅質塑像大部分被做了彈藥,唯觀音像因是木質倖免于難,保存至今”,可謂傳奇。

  和尚搞音樂 梵樂也要“走出去”

  “大相國寺地理空間有限,這不同於其他寺廟,所以我們要挖掘深層次文化”,宏觀師傅在描述這個曾是“皇廟”的大相國寺未來發展方向時説。

  記者看來,這座寺廟對潮流變化非常敏感,對時代變遷的理解力是驚人的。“寺廟現在講究要走出去,要展示自己,寺廟還要求部分僧人要會3種語言”,宏觀師傅平靜的講出這一席話,右手腕上,黑色的蘋果Iwatch既低調,又似乎釋放出不一樣的資訊。隨意行走廟內,記者發現廟中還設有WIFI,香客們掃一下二維碼,即可獲得WIFI密碼。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