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32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旅遊推介會在臺灣舉行

2014-03-11 09:36:00
來源:台灣網綜合
字號

國色嬌艷悅遊客 記者 魯博 攝

臺灣同胞翻看洛陽旅遊交通圖 記者 陳佔舉 攝

妖嬈牡丹拍不夠 記者 魯博 攝

  9日是第二屆臺灣杉林溪洛陽牡丹文化節開幕第二天,來自臺灣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大家在牡丹叢中流連忘返。當日,第32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旅遊推介會在杉林溪森林生態度假園區舉行,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就我市市情和旅遊資源,向前來觀賞洛陽牡丹的臺灣遊客、旅行社及相關企業人士進行介紹宣傳。

  以牡丹為媒,促交流合作

  在推介會上,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相關人員介紹,洛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之源、文化之根。洛陽具有承東啟西、縱貫南北的區位優勢,旅遊配套體系完善。河洛大地與臺灣根脈相連,為兩地進一步增進往來和交流奠定了重要基礎。

  “洛陽以牡丹為媒,廣交天下朋友。”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崔光焱在推介會上説,2012年,洛陽被國家授予“中國牡丹花都”稱號。目前,洛陽已在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建有牡丹觀賞園,還與多個國家合作建成牡丹及芍藥種植基地。去年4月,國際牡丹高峰論壇在洛陽成功舉辦,進一步確立了洛陽國際牡丹中心的地位。第一屆臺灣杉林溪洛陽牡丹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加深了臺灣遊客對洛陽牡丹文化的了解,也擴大了洛陽及洛陽牡丹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洛陽的旅遊宣傳需要走出去,走向更廣闊的空間。”崔光焱説,牡丹作為洛陽重要的旅遊品牌和對外交往的城市名片,將其作為一個宣傳媒介,可以吸引更多人了解洛陽、來到洛陽、宣傳洛陽。崔光焱邀請臺灣同胞在第32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期間來洛陽觀光旅遊,感受河洛文化,領略牡丹魅力。

  記者從推介會上了解到,洛陽與臺灣之間的包機航線將於今年牡丹文化節期間正式開通,這將增強兩地居民的相互了解,進一步推動洛臺兩地經濟文化交流。

  當天的推介會吸引50余家臺灣旅行社參與,就兩地相關旅遊産品的開發進行交流;部分與會的臺灣相關企業人士表示,將與洛陽相關旅遊産品生産企業加強合作,推出更多的創新産品。多家臺灣媒體對推介會進行了採訪。

網路配圖

  花開遂人願,花香醉遊人

  “今年的牡丹開得很好,杉林溪洛陽牡丹文化節開幕前兩天就已接待遊客過萬。”臺灣杉林溪遊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洛陽牡丹園銷售部的一名工作人員説。

  在牡丹園內,記者遇到一位來自臺灣嘉義市的遊客,她叫魏金枝,是大學國畫老師,正與同來的7名學生邊賞牡丹邊交流牡丹繪畫技巧。魏金枝説,去年第一屆臺灣杉林溪洛陽牡丹文化節期間,她就帶學生來杉林溪看過牡丹,第一次見到真正的洛陽牡丹,被其俱佳的品色深深震撼。“杉林溪的洛陽牡丹園就是我們的第二課堂,這要比坐在教室裏照本宣科效果好得多。希望有機會可以去洛陽,感受一下真正的牡丹‘花海’。”魏金枝説。

  臺灣杉林溪遊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自然教育中心館長江華章介紹,早年間,杉林溪的牡丹大多從國外引進,品種相對單一、花期較短,影響了觀賞效果;如今,從洛陽引進的牡丹,不僅品種豐富,而且來自洛陽的成熟的催花技術也大大提高了牡丹的觀賞效果。

  “杉林溪目前是臺灣規模最大的牡丹花專業栽培觀賞區,洛陽牡丹的引入,讓這裡的牡丹達到9個色系55個品種,特別是花期延長,開放時間可以從每年12月持續到次年5月,大大增加了景區遊客接待量。洛陽牡丹已成為吸引更多人前來休閒旅遊的‘金字招牌’。”江華章説。(記者 魯博 發自臺灣南投 )

網路配圖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