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週口承接臺灣製鞋産業轉移紀事

2012-09-25 10:23:00
來源:河南日報
字號

  “三年來,30家臺灣和珠三角製鞋企業相繼落戶週口市。目前年産能1550萬雙,年産值15億元,安排4萬人就業。”9月14日,週口市委書記徐光向記者介紹説,“在承接製鞋産業轉移上,農業大市週口搶佔了先機,向世界鞋業進軍的夢想不再遙遠。”

  預言與夢想的碰撞

  世界鞋業發展史上,臺灣鞋企舉足輕重——掌握世界80%品牌鞋的生産和貿易。

  2009年,了解到臺灣製鞋業向內地轉移需求,週口市敏銳地看到製鞋業非常符合當地人口大市的産業發展定位,通過有關部門聯繫到當時的臺灣地區製鞋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昭傑,邀請他到週口實地考察。

  “走遍世界我們最後落腳週口。週口市的人力資源豐富,交通區位優勢明顯,週口各級領導的熱誠也打動了我們,臺灣鞋企把這裡作為産業轉移大本營。三十年前的廣東製鞋業,三十年後的週口製鞋業,週口將成為世界級製造基地。”曾五次前往週口考察的林昭傑多次向媒體宣告他的預言。

  圍繞“週口産業需要什麼,發達地區可能轉移什麼,我們能夠承接什麼”的問題,週口市抓住沿海製鞋企業向內地轉移機遇,果斷確定了“建設製鞋基地,打造中部鞋都”戰略,開展大招商活動,科學編制了《週口市製鞋産業出口基地發展規劃(2010年至2020年)》,出臺促進製鞋産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強力給予扶持。

  速度和效益的統一

  走進扶溝寶昌鞋業公司,上下三層的廠房內近2000名工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紅火的生産場面讓人振奮。

  臺灣寶成國際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品牌鞋類生産商。2009年12月,寶成負責人到扶溝縣探訪,投鉅資建設寶昌鞋業。4個多月後,扶溝寶昌鞋業就實現投産運營,被臺商譽為“週口速度”。

  目前,寶昌鞋業年産“銳步”、“UGG”等高檔鞋600萬雙,年産值3.5億元,今年上半年出口創匯2300萬美元,成為週口市製鞋産業出口龍頭企業。“要在扶溝建造一個新鞋城,用工可達3萬人。”寶昌鞋業經理任建領介紹説。

  作為較早落戶週口的臺資製鞋企業,西華凱鴻鞋業從2008年底投産以來,生産的“TARGET”、“SEARS”等品牌鞋全部出口,年出口創匯2000萬美元。目前,凱鴻鞋業二期工程正在緊張施工,將新上生産線5條,新建鞋村、包裝、物流項目,組建凱鴻企業集團。

  集聚效應引領跨越

  凱鴻鞋業和寶昌鞋業等臺資製鞋企業在週口的快速發展吸引了更多製鞋企業來到週口,也吸引製鞋上游企業駐足。目前,週口市初步形成了以扶溝寶昌鞋業、西華凱鴻鞋業、鹿邑祥龍鞋業和淮陽亞泰鞋業為龍頭的製鞋産業集群。

  2010年4月18日,週口市人民政府與臺灣地區製鞋工業同業公會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吸引了更多臺資製鞋企業轉移到週口。當年10月27日,“河南省製鞋産業出口基地”在週口掛牌,標誌著臺灣製鞋産業已與週口實現深度對接。

  三年來,週口製鞋業得到跨越式發展。週口鞋類産品出口成為該市出口大戶,佔據河南省鞋類産品出口的“半壁江山”。

  今年以來,週口市承接製鞋企業整體轉移邁出新步伐。總投資120億元的深圳龍崗鞋業産業園項目落戶西華縣;總投資4.6億元的奧康鞋業項目落戶商水縣。

  按照規劃,到2020年,週口市將建成以出口為主,集鞋業生産、研發、配套設備交易為一體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部鞋都”,將會有更多世界名牌鞋實現“週口製造”。

[責任編輯:宿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