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客商為洛陽經濟轉型、科技發展建言獻策

2012-04-17 13: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4月17日洛陽消息  日前,作為“洛陽臺灣周”重要活動之一的光電産業及投融資論壇在洛陽市舉行。論壇期間,臺灣客商積極發言,為洛陽經濟轉型、科技發展建言獻策。 

  科技與文化“雙劍合璧” 造就給力洛陽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尤其是當今社會,科技的力量愈顯舉足輕重。臺灣力晶半導體董事長黃崇仁認為,洛陽如果能將自身燦爛的歷史文化、雄厚的工業基礎與光電等現代高科技産業進一步有機結合,古老的洛陽將插上一雙嶄新的翅膀,實現更加均衡、可持續的發展。

  黃崇仁説,洛陽在臺灣同胞心目中的分量極重,但是洛陽究竟發展得如何,臺灣同胞了解得並不深。洛陽應充分展示自身歷史文化優勢,使之成為吸引臺商的一張亮麗名片。

  目前,大陸已成為IT産業最大的下游終端市場,在大陸發展IT産業最上游的半導體産業時機也已成熟。他建議,洛陽應利用自身的文化歸屬優勢,搶佔市場先機,吸引更多臺商,借助臺灣的人才、經驗與技術積累優勢,儘早打造完善的半導體、IT産業鏈條。

  洛陽光電産業發展空間巨大

  作為聯繫洛陽與臺灣企業家的“紅娘”,臺滬交流協會理事長李蜀岡在論壇演講中,著力向臺商們推介洛陽發展光電産業的諸多政策優勢和區位優勢。

  李蜀岡表示,洛陽光電産業在部分上游産品的開發上已經具備基礎,但在中下游高端産品的開發、系統産業鏈形成、産業成規模聚集等方面仍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不少臺商看中的正是洛陽在發展光電産業方面所擁有的巨大空間。”他説,只要政府保證政策的持續性,相信洛陽就是大陸光電産業的明日之星。

  期盼臺洛合作更緊密更廣泛

  説起洛陽的光電産業,就不能不提有著“臺灣半導體之父”之稱的石修博士。作為洛陽光電産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石修博士去年在洛陽創辦了力盛芯(洛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月11日,由他投資的微光機電技術晶片設計及製造項目正式在伊濱區奠基,拉開了洛陽科技城建設大幕。

  石修表示,洛陽一直在大力發展以光電科技和微電子技術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産業,而臺灣特別是新竹地區則是全球知名的光電和整合電路産業的集中地,此次在洛陽奠基的項目採用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藝,同時它也是兩岸光電方面的第一個合作項目,將對洛陽光電下游産業鏈的形成産生巨大的帶動作用,對推動洛陽産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洛臺兩地文化相連,命運與共。作為臺灣的河洛郎,很高興來洛陽投資發展。”石修表示,雙方應該在促進交通便捷、技術創新交流、高科技人才培養等領域共同努力。同時,他期盼洛陽和臺灣早日實現直航,為臺商來洛陽投資興業創造更優越的條件。(台灣網、洛陽市臺辦聯合報道)

  瀏覽更多各地涉臺新聞 

[責任編輯:郭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