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0河南臺灣月”活動綜述

2010-11-05 08:45:00
來源:
字號

  台灣網11月5日鄭州消息 2010年9至10月間,由國臺辦、河南省政府共同主辦的 “2010河南臺灣月”活動隆重舉辦。活動以“同根同祖同源,交流合作發展”為主題,以文化交流為主線,以經貿合作為重點,廣泛開展了經貿洽談、文化展示、旅遊推介、農業合作、教育交流、兩岸關係研討、媒體互動等7個方面16項活動。舉辦臺灣月活動目前在全國尚屬首次,各項活動精彩不斷,亮點紛呈,成果豐碩。活動的成功舉辦,進一步加強了豫臺兩地的交流與合作,增進了豫臺兩地人民的了解和情感,有效地推動了豫臺交流合作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發展。


  嘉賓雲集盛況空前


  “2010河南臺灣月”活動開展期間。第七、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漢斌,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懷西,國臺辦主任王毅,全國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員會主任、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全國人大常委、全國臺聯會長梁國揚,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郭庚茂和王全書、葉冬松、李克、孔玉芳、曹維新、劉懷廉、連維良、李柏拴、王文超、史濟春、劉滿倉、王訓智、鄧永儉等省領導分別參加了重要活動。自來臺灣政界的高層人士蔣孝嚴、徐立德、郁慕明、張昌邦、廖國棟、廖正豪;來自臺灣工商、文教、旅遊、新聞界人士郭山輝、張學勞、簡東明、高金素梅、朱鳳芝、郭素春、簡漢生;以及來自臺灣的縣長黃健庭、陳志清、邱鏡淳、李沃士和南部鄉里長、前“立委”鄭龍水及南部農民代表和少數民族代表等3000余人參加了活動。


  在開幕式上,國臺辦主任王毅致辭指出,河南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經濟實力雄厚,區位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多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對臺交流合作,中原文化寶島行、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等活動,都在海峽兩岸産生了積極影響。隨著大陸發展方式轉變以及中部崛起戰略全面展開,中原大地已成為臺商“西移北上”投資發展的重要聚集區之一。豫臺兩地歷史淵源深厚,河洛文化與臺灣文化一脈相承。我們衷心希望豫臺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不斷取得新成績,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出新貢獻。


  除開幕式外,其他一些大型活動也是嘉賓雲集,場面宏大,氣氛熱烈,令人震撼。

  豫臺經貿合作碩果纍纍

  臺灣月活動期間,相繼開展了鄭州臺灣産品節、豫臺經貿洽談暨ECFA宣講會、臺灣農産品展暨豫臺農業合作、豫臺經貿合作簽約儀式、金融合作簽約等一系列活動。鄭州臺灣産品節屬我省首次舉辦,有80余家廠商和許多農業産品參展,僅南投就組織了60多人的參展隊伍,分別展出了臺灣精品百貨、熱帶水果、農産品、特色小吃,産品種類數百種。10天的會展中,日均人流量達5萬人次,每櫃檯日均銷售業績達2萬元人民幣。豫臺金融合作開創了內陸省份首例,臺灣選擇合作金庫銀行(臺灣第二大銀行)作為在豫設立30家村鎮銀行的發起行,投資20億左右人民幣,並在鄭設立金融控股公司。豫臺農業交流合作活動,共有6個臺灣農業代表團、75家農産品生産企業,100家參展商參加,共達成 7個農産品合作項目,合同金額達131.6億元人民幣。為加大豫臺經貿交流與合作,活動月期間,我省分別在廣州、惠州、深圳、昆山等地召開了河南臺灣月活動對接會,並由副省長史濟春帶隊赴臺洽談合同項目,在豫臺經貿合作洽談會簽約儀式上,共簽約項目182個,總投資500多億元人民幣,合同引進臺資380億元人民幣。簽約項目涉及金融、電子家電、金屬及五金機械、現代服務業、農業産業化及食品加工、旅遊等多個行業。在豫臺經貿合作洽談會見面會上,臺灣地區製鞋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昭傑動情地説:“除了中國內地,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或地區能承接如此規模龐大的製鞋工業轉移;而全中國只有河南,才最適合承接這種轉移。未來河南將超越義大利,成為全球的製鞋業中心。”


  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擴大了豫經貿合作規模,拓寬了經貿合作領域,提升了經貿合作層次。

  文教交流活動異彩紛呈

  臺灣月活動的另一大亮點是文教交流大戲不斷,異彩紛呈,讓兩地民眾享受了一場場文教交流的大餐。活動期間,舉辦了海峽兩岸戲曲展演周、臺灣高校校長教育考察團中原行、阿里山鄒族南陽探親之旅、固始與閩臺淵源關係研討會暨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海峽兩岸周易與現代化學術論壇暨第二十一屆周易國際討論會、兩岸姓氏文化探源、兩岸記者聯合採訪、兩岸關係研討會、豫臺旅遊高峰論壇等多項交流活動,活動高潮疊起,親情涌動,情景感人。


  在戲曲文化展演周上,《臺北知府》、《曹公外傳》、《約束》等一幕幕大劇和“兩岸梨園情——海峽兩岸2010戲曲名家中秋演唱會”,場場爆滿,掌聲不斷。演唱會上,京劇名家于魁智、李勝素以及河南戲曲名家演唱了他們的代表作品。“臺灣豫劇皇后”王海玲攜臺灣豫劇名角蕭揚玲一同向觀眾展示了“臺灣豫劇”的風韻和魅力。作為“兩岸戲劇展演周”的第二步,將於11月上旬移師臺北、高雄等市巡迴展演。


  阿里山鄒族南陽探親之旅增進了族情親情。臺灣阿里山鄒人部落鄉親一行15人來到南陽鄧州市張村上營村,探訪300多年前遷居到此的宗親後裔。上營村村民穿著節日盛裝,擂鼓舞獅,鳴炮奏樂,歡迎來自海峽對岸的親人。同族親人相見,大家疾步向前,長時間緊緊擁抱,熱淚奪眶而出。兩岸鄒族同胞共話同宗同族之情,共祭同祖依那思羅夫婦,充分體現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和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


  兩岸姓氏文化探源增進了根親認同。兩岸專家沿著陳、林、黃、鄭、李等五大姓氏的祖源地,開始了研討和探源活動。在比幹廟拜謁林姓始祖文財聖君後,《臺灣源流》雜誌社發行人林瑤棋説,今天來到自己林姓的祖根地,是他夢寐多年的心願,面對林姓始祖比幹像,林先生三叩九拜,以表達崇敬之情,而後雙手合十,抬頭仰望比幹塑像,久久不願離去。探源結束時兩岸專家紛紛表示,今後將進一步促進兩岸姓氏文化的交流與合作,使姓氏文化成為聯繫兩岸同胞及全球華人的重要紐帶。


  此外,臺灣月活動期間,感動人心的場面枚不勝舉。兩岸記者聯合採訪僅僅8天時間,兩岸記者相互學習,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結下了深厚的情意。結束時,大家舉杯相約再會,盛讚友誼,緊握的雙手久久不願鬆開,依依不捨之情溢於言表。固始與閩臺淵源關係研討會暨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根親文化是一種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中華文化資源。如果從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角度來看,開展豫閩臺根親文化研究與交流,可以説是一種對臺交流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渠道,意義重大。中原這一獨特的“根親文化”由此也成了兩岸交流的一個“新渠道”。

  打造品牌奏響時代強音

  近年來,河南對臺工作在國臺辦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針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抓住機遇,迎難而上,大力推動豫臺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各項對臺工作有了新突破,取得了新成績。豫臺間交往交流更加廣泛,更加深入,更加持久,特別是直航開通以後,豫臺兩地人員往來日益密切。在2008年和2009年,我省分別組織的“中原文化寶島行”活動和 “豫臺交流合作之旅——走進臺灣”活動,堅持經貿與文化並重交流的大方向,在島內外引起廣泛影響。河南充分利用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這一“文化品牌”,先後邀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郁慕明、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等臺灣政要和知名人士,來豫參加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並參訪。上述活動的開展,進一步促進了豫臺各界廣泛交流,有效提升了河南在島內的知名度,推動了豫臺兩地的交流與合作。


  “2010河南臺灣月”成功舉辦,不僅鞏固和擴大了豫臺間交流合作的良好基礎和成果,而且為開展大型綜合性涉臺活動提供了一個有益的嘗試,必將吸引更多臺灣同胞來河南旅遊觀光、投資興業,必將推動豫臺間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必將推動了兩岸交流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發展。(台灣網、河南省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宿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