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善行河北】“滄州好人”有好報 微博傳遞善舉力量

2012-09-20 14: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王紅心在第六屆“滄州好人”典型代表表彰大會上作事跡報告《奉獻是一種幸福》。(台灣網 郜利敏 攝)

  台灣網9月20日滄州消息 金秋九月是收穫碩果的好日子,一排排的玉米在秋風的吹拂下迎著陽光,散發著豐收的氣息。在華北平原上,一股“善行河北”力量已經蔚然成風。而滄州更是以好人之城著稱,走進滄州,感受“滄州好人”那些平凡而偉大的事跡。

  做好人,敬好人,幫好人

  19日,滄州市舉辦了第六屆“滄州好人”典型代表表彰大會。30位海選出來的“滄州好人”典型代表上臺受表彰,並講述他們感人的善舉。

  周汝真,一位普通的中國農村婦女,用一雙黝黑粗糙的雙手在24年裏,給170多位孤殘老人送來了生的幸福和死的尊嚴。王紅心,一位普通公安工作者,被問題少年熱情地稱為“知心姐姐”,她常説“奉獻是一種幸福”。肖靖,青縣快樂陽光QQ群的創始人,通過網路的力量來號召大家去幫助身邊的人……這些每人平均是滄州市第六屆“滄州好人”典型代表。

  據了解,從2007年開始,滄州每年都會海選“滄州好人”,連續5屆共評選出70位“滄州好人”典型代表,171人獲提名獎。2008年,中央文明辦發起“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至今,滄州有120人榮登“中國好人榜”,上榜數量連續4年居全國地級市之首。 “好人抱團兒做好事”的民間愛心志願組織更是不斷涌現。目前,滄州市已經有160多個愛心志願組織,5萬多名志願者。

  滄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文明委副主任閻繼紅説:“我們希望在滄州形成一個‘別人有難好人幫,好人有難大家幫’的氛圍。在一個文明和諧的社會,讓好人得到應有的回報。這個回報不只是物質獎勵,更多社會給予他們善舉的肯定和尊重,營造出好人有好報的氛圍,同時構建成一種弘揚正氣正氣的社會運作機制,激勵更多人做好人,敬好人,幫好人。”為此,滄州市創建了“好人後援隊”,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資源的出資源,做“好人”最強大的後援力量。

  秋日陽光照射身體,給予人暖洋洋的濃意。“滄州好人”已在冀北大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對別人有幫助 做好事不尷尬

  何為好事,有何硬性標準嗎?對於這個問題,滄州人有自己的理解:好事,就是對別人有幫助。

  滄州市80後志願者冉璐對記者説,“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更應該去踐行好事情,做好事不是一種口號,是一種承諾、行動,需要踏踏實實去‘做’。我是一名志願者,但同時我也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所以更能深刻去體會在困境當中時,當別人對你伸出友愛之手時,內心深處的激動之情,如同黑暗的前方突現光明,可能這一舉動對於幫助者來説很微不足道,但是在被幫助者的內心深處的力量卻是不可忽視的,可能一句話能夠改變一個人人生,一杯熱水足以溫暖一個人心靈!” 善舉不需要多麼壯舉,就在那一舉手一投足間。

  為鼓勵更多人踐行“善行河北”宗旨,河北省網際網路新聞協調處開通了“善行河北”的官方微博,及時發佈各地涌現的好人好事,挖掘平凡生活中的善舉,讓好人留下名字,讓好事為群眾所知。官方微博開通之後,在短短幾月,粉絲已經迅速發展到81.8萬。

  河北省網際網路新聞協調處處長楊天華説:“開通‘善行河北’官方微博就是想通過網路快速去報道我們身邊涌現的好人好事,讓這些好人為大家所熟知。同時開展微訪談、微直播與網民互動等活動,擴大好人的影響力,讓更多人加入到善行河北活動中來。讓好人理直氣壯去好事,因為你的善舉已經被我們所記錄。”(台灣網記者 郜利敏)

  肖靖在第六屆“滄州好人”典型代表表彰大會上作事跡報告《陽光如歌》。(台灣網 郜利敏 攝)

[責任編輯: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