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北海南同鄉會子弟返鄉交流見聞

2011-02-21 10:04:00
來源:
字號

  編者按:春節前夕,海南省臺辦舉辦“臺北海南同鄉會二、三代子弟返瓊”交流活動,15名臺灣青年學子參加。俗話説,月是故鄉明。短短6天時間,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親人,將臺灣學子帶入父輩留下的故鄉記憶中,給他們強烈的震撼感。返臺後,臺灣學子在見聞中寫道:“父輩記憶中最蒼老、泛黃的土地,經過幾年的快速變化,滄海桑田,如今已脫胎換骨成全中國最年輕、休閒的國際旅遊島”。“爺爺奶奶、爸爸叔叔心中的海南沒變,它還是一樣純樸敦厚,但它多了一份創造力和生氣。”臺灣學子自豪地喊出“我以身為海南人為榮!”此次交流,增強了臺灣學子對故鄉——海南的嚮往,同時,也擴大了海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學子們的見聞真實感人,特選篇刊發。

  (一)故鄉的純樸敦厚,我以海南人為榮

            臺灣大學 李有宜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

  從小到大,海南,一個不斷被爺爺奶奶、爸爸叔叔提起的地方,是我記憶中“故鄉”的代名詞,他們總是懷念著家鄉海南的往事,述説因戰亂而崩離的家族悲劇,炫耀返鄉後的見聞,他們細數所有家鄉的美好:陽光、椰子、純樸堅強的人民……,小時候的我聽得懵懂卻深深嚮往。有朝一日希望能親自回到家鄉,看看家鄉是否真如長輩們説的好?

  長大後,每次在學校聊到祖籍海南時,同學都一臉疑惑,問我海南是怎麼樣的地方?但我總是説不出個所以然,長輩説的海南,是他們印象中的海南,我沒有真正體驗過。這從未謀面、卻最熟悉的故鄉,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近年來,我們常聽聞海南的發展迅速,已是大陸的觀光重鎮,年年吸引數百萬國內外遊客前來度假,海南三亞也被打造為世界小組選美會場,更有博鰲論壇、高速鐵路等重點建設。短短的時間內,家鄉究竟能有多大的改變呢?這使我對家鄉的興趣更加的濃厚。

  幸運的是,今年臺北海南同鄉會與海南省臺辦合辦了青年返鄉團,我很高興能趕上這次機會返鄉。

  海南島,父輩記憶中最蒼老、泛黃之地,經過幾年的快速變化,滄海桑田,如今已脫胎換骨成全中國最年輕、休閒的國際旅遊島。這次返鄉行既是我們對“舊海南”的 尋根之旅,也是對“新海南”大開眼界的探索之旅。

  於是,2011年1月19日,背起行裹,我們一行15人從桃園機場,搭上飛機,展開這趟回憶與夢想交織的旅程……

  第一天,香港飛三亞的飛機上,遙遠的月,皎潔溫柔的光點,中國人總説“月是故鄉明”……

  第二天,前往三亞著名景點“天涯海角遊覽區”,三亞的沙灘白凈,椰樹濃密,海天一色。

  素有“天之涯,海之角”之稱的海南,再也不是被人遺忘的一隅、或蘇東坡謫貶抑鬱之地,在世人心中,它早就是人間天堂、風光明媚的世外桃源。

  第三天,乘船到陵水新村魚排的木筏餐廳,享受當地漁家菜,大夥嘖嘖稱奇,只聞道江南人傍水而居,原來海南陵水漁家才是真正以水為地、船為房的水上人家!

  海南處處都是機會,處處在進步,沿路那些尚在建設中的建築物更是一幢比一幢高,仿佛是醞釀已久的熱情與活力正等待著爆發!

  第四天,在瓊海市區品嘗當地農家菜,蠻好吃的,來海南前爸爸再三叮囑我,一定要吃四大名菜:文昌雞、嘉積鴨、東山羊、和樂蟹,才不枉此行。終於吃到了。

  爸爸説我是瓊海和文昌的後代,所以我一直很想回老家走走,踏踏老家的土地,在遊覽車上,我只好努力記住窗外的景色,市街、綠油油的稻田、橡膠樹、水牛、古樸的農舍和路邊喝茶的農人們……我想像著,這片平和美好的景像是否就是爺爺奶奶當年的海南?

  而我,百年後的現在就站在這片土地上,感受他們百年前的夢與回憶。暮地裏,有種説不出的感動涌上心頭,這或許就是對土地、對故鄉的感情吧?

  第五天,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師生的熱情招待,一進門他們全體拍手歡迎,會議室中每個人的桌上都擺滿新鮮水果、茶水,寒冷的海口天氣,也因為他們的熱情而格外暖和!

  第六天,感傷的離別之時。我覺得,這次海南行送我最棒的禮物就是交到了一群好朋友,這六天裏,大家彼此照顧、陪伴,就像個大家庭一樣,這是行前完全沒有預料到的驚喜中的驚喜呢!

  我相信我還會再回海南的,沒看到的《印象海南島》、還沒體驗的當地人“老爸茶”,還沒玩夠的亞龍灣景區……下一次的海南行一定要好好補償。

  現在的我,終於認識這最陌生又最熟悉的家鄉,對海南的種種疑問已經得到了答案,以後可以好好和朋友家人們,分享我在海南的所見所聞。爺爺奶奶、爸爸叔叔心中的海南沒變,它還是一樣純樸敦厚,但他多了一份創造力和生氣,我期待能在下一次回海南時,看到家鄉更大的進步,我以身為海南人為榮!

  (二)故地重遊,印象大翻盤

  金門大學 黎淑芬

  我是海南籍第二代,老家在瓊海,對於寒假的海南行十分期待,這次省親活動算是第二次回去,但班上同學聽説我要去海南島居然不知道在哪?對那裏非常陌生,也令我驚異。

  上一次來海南是小學六年級的事了,到現在正值十年,歲月不饒人,想必這幾年有了很多的進展。以前對那兒的印像是:有喝不完的椰子、顛簸的土路、老舊的矮房子、兩塊錢的三輪車……所以這次出發前很期待看見海南十年來的變化,這次活動路線從三亞一路向北遊覽到海口。

  從攝氏十度的臺北飛到三亞,一下飛機感覺到海南臺辦接待熱情如當地的氣候一樣溫暖宜人。

  在遊覽車往外看,哇!道路兩旁的大樓林立,每棟建築都十分前衛、各具特色。成排的路燈很吸引我,不是因為整齊,而是造型的精巧設計,還有先進的風力太陽能發電路燈,路燈自給自足,非常環保。馬路上充斥著電動二輪車,看了竟感到一陣欣慰,與臺北機車滿街,烏煙瘴氣的畫面相比衛生多了,跟上世界綠色意識的潮流,實在國際化,也看見海南經濟的快速成長。

  來到最南端的天涯海角,導遊推薦我們在此傳短訊給最愛的人:“我在天涯海角想著你”。哈哈,真是浪漫。沙灘上,三三兩兩的情侶們在刻有“天涯”的巨石下拍照留念。

  視線隨著海灣的弧線延伸到最遠處的椰子業,正想著海南椰子為何如此茂盛繁多,臺辦郭大哥即説:椰子落地生根,飄到哪長到哪。我覺得如此強健的個性、堅毅不拔的精神就像海南人努力為島上打拼的縮影。看著片片浪花,想起一首歌:“大海呀大海—是我生長的地方—海風吹—海浪涌—隨它漂流四方……”,老爸也是這樣漂浪到臺灣的吧。

  晚飯後去逛五顏六色的水果攤店,很多水果來時之前沒見過。一問之下,原來,這些果類是從臺灣接種過來的,可見臺灣與海南密不可分的姐妹島關係。

  自五指山漂流而下的萬泉河,聽導遊説是海南的母親河,最原始、純凈。市集附近的路上看見家家戶戶外頭擺了好多椅子,大多圍著圈説笑、遊戲,看上去,感受到鄰居間和樂融融的人情味。我覺得萬泉河就像這裡人民的心一樣善良、清澈。

  這趟返鄉之旅真是大開眼界,舊有的印象大翻盤。看見海南成長的腳印,心裏真是高興,沒想這樣真、這樣善、這樣美的地方是我的故鄉,我真是引以為傲。現在我好想大聲喊:我愛海南,我是海南人!

  最後一天在郭大哥的陪伴下依依不捨的準備離開,飛機起飛後,再回頭往窗外眺望這塊蔚海環繞的綠色寶庫,椰城越來越小,對它的歸屬感也越來越深。很快地,我將再來,海南你可要等著我呀!再見。

  (三)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

    淡江大學 符傳煒

  自從祖父那個年代,我們家就已經和最初的家鄉——海南島分離了,不過這個分離並不是長久的,很快地由臺灣與大陸交流越來越緊密,到了我們這一代,終於可以毫無芥蒂的,再度踏上美麗的故鄉。

  我的家鄉在海南文昌,“符”這個姓氏在當地算得上是大姓,兒時我曾兩次籍由祖父的陪同,回去過家鄉兩次,但是由於時日已久,記憶已逐漸淡忘。這次因緣際會下,參與了這次首屆的在臺海南籍青年學子返鄉活動。

  起初在臺灣上飛機,抱持著既興奮又不安的心情前往海南島,充滿了很多不熟悉,然而飛機一降落,出了海關,這一切的不安因子全都一掃而空,見到省臺辦的郭大哥,他親切樸實的笑容,展現了道地海南人的熱情,令我們頓時有了家鄉的溫暖,再也沒有上飛機前的不確定感了,咱的陳導遊也是令我們倍感親切,常挂于嘴的笑容,樸實幹練的性格,讓我們在旅途上不用擔心迷失方向,當然,開車的吳師傅也是,都是像父親一般的庇護著我們。

  六天五夜的行程,途中拜訪了南海觀音,觀賞南灣猴島的調皮猴兒,欣賞了亞龍灣美不勝收的景色,還有參觀世外仙境的伊甸園山莊,甚至還到達了天涯海角,這一個個海南道道地地的美景,全都烙印在我們的腦海裏,不管經過幾年,都是值得令人再三回味的。

  除了這些海南美景外,我們也籍由臺辦的幫助,參訪了海南在地的大專院校,與他們建立了友誼的橋梁,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難得機會。在臺灣,一所大學之中所匯集的人頂多就是臺灣各處的學子,大家彼此之間的區隔並不算大,然而,在海南島這塊寶地上的大學裏,包括了來自各地四面八方的中華學子,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俄羅斯,東南亞等一些外籍學子,這樣的一個文化大熔爐,把這些優秀的學子聚在一起,便擦出了精彩美妙的火花。這樣的一個機會,在臺灣是難以得到的。例如有從甘肅而來的,我向他請教了一些騎馬的知識,也有從南陽而來,他告訴了我許多三國時諸葛孔明的故事。透過這次的活動,讓我與這麼多有著不同文化的學子交流,實在大開眼界,我腦中知識庫裏的知識霎時間倍增,真是印證了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

 

臺北海南同鄉會二、三代子弟返瓊交流。圖片來源:海南省臺辦

 


 臺北海南同鄉會二、三代子弟返瓊交流。圖片來源:海南省臺辦

[責任編輯:宿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