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滾圖

賞“月娘”吃柚子烤肉 臺灣的中秋節這麼過

2018年09月04日 16:19:2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又是一年月圓時。在臺灣,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臺灣民眾特別重視中秋節,許多習俗代代相傳:賞圓月、食月餅、嘗柚子(文旦),自閩粵先民移民來臺傳承至今數百年。而近二三十年,另一項異軍突起的中秋習俗“烤肉”風靡臺灣。“烤肉”在臺灣人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但這中秋節在臺灣變成"烤肉節",一般説來,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並且漸漸變成了一種"習俗",所謂"中秋烤肉"變成一句理所當然的詞。

  美麗的舊習俗——賞月娘

  閩南話中,月亮被稱為“月娘”或“月娘媽”。每逢中秋,臺灣民眾大多要“拜月娘”,在香案上擺上月餅、柚子、柿子,祈求闔家平安。

  每逢中秋節,夜幕降臨,臺灣千家萬戶大都在庭院、樓臺、地坪擺起月餅,水果等禮品供月,對空朝拜月娘,乞求家庭和睦、團圓。祭月之後,舉家便在清澈月光下賞月敘談,分享供品,共用團圓之樂。也有的人帶著香茗、月餅,到廣場、海濱去歡度良宵,思念親友。

  臺灣日月潭中秋夜景

  在臺灣,最適合賞月的地點,當屬大名鼎鼎的日月潭。就連那裏的地勢都得天獨厚:北半邊酷似一輪太陽,而南半邊則像上弦月。據説每當夕陽西下、新月東升之際,日光月影便會相映成趣,尤其在中秋的晚上,明月高懸天空,映入潭內形成日月雙影,清晰如畫,這樣的美可是無與倫比的。

  阿里山的月亮自然不用多説,老早被人們寫進歌詞裏,傳唱了好幾代人。住在阿里山的多是鄒族人,那裏每家都有涼亭,也叫分享亭,用木材做框架,然後上面搭上草頂,在亭子裏還有一些圖騰裝飾。在鄒族人的院落裏都會有這樣的分享亭,就相當於一個家庭的客廳。中秋之夜坐在分享亭裏,跟家人、朋友一起喝茶、聊天,應該會覺得特別幸福吧,因為這亭子的原意就是:在這裡,沒有人是孤獨的,也沒有人會被拋棄。

  苗栗位於臺北左下角,鄰近臺中。那裏以客家人為主,民風純樸。縣中出産的生果如草莓、甜柿、柚子等都是臺灣名産,不過交通仍未發達,公車及火車遍及的地方不多。這裡有個大湖雲莊的太空屋,完全依照《天線寶寶》中幾個小小外星人的家而建,圓圓的,就像從地平線升起的月亮,在此賞月分外浪漫。不過原來太空屋背後的故事更浪漫,話説雲莊主人知道雲莊女主人非常喜歡《天線寶寶》這個動畫片,就在日式莊園中興建了兩座寶寶太空屋,晚上更可以睡在床上,透過頭頂圓圓的天窗觀星賞月。“為了你,天上的星星我都可以摘下來。”原以為這只是老式電影的對白,誰知活生生的例子忽然就出現在眼前。

  蘊意吉祥的“佑子”——吃柚子

  説到吃柚子,也是閩臺地區人民的中秋特色習俗。中秋恰逢柚子産季,吃完烤肉再品嘗解膩的柚子,似乎是再好不過的搭配。而柚子又有“佑子”的諧音,蘊意吉祥,歡慶佳節之餘,也討了個“彩頭”。

  在臺灣,中秋節吃柚子可不能簡單地一剖兩半了事。柚子皮要剝成花瓣一樣的形狀,好給小朋友做帽子。有的手工達人會在柚子皮上作畫,或是把柚子做成小動物的造型,好看又有趣。中秋之夜,頂著柚子帽的小朋友與家中大人一起賞月,著實一幅溫馨可愛的畫面。

  創意新習俗——中秋烤肉

  有人戲稱中秋節已成“烤肉節”,中秋節烤肉是近年來臺灣流行的節慶活動。相傳在那些年,一個醬油品牌─萬家香推出了一支廣告,其中句口號:一家烤肉,萬家香。這支廣告成功得促進了銷售量,之後,他的對品牌,金蘭醬油也想搶攻這市場,也密集推出“金蘭烤肉醬”的電視廣告,在金蘭烤肉醬之前,大家烤肉通常是自己拿醬油和沙茶醬混合,拿著毛刷沾醬再涂在肉上,而金蘭烤肉醬一推出,它還隨罐付了一個小毛刷,直接將毛刷裝在瓶口上,倒著一拿,就可以直接涂肉了,對酷愛烤肉的臺灣人來説,這簡直是劃時代的發明!

  據説,這兩間廠商,在中秋節期間密集推出廣告,幾年下來,造就了臺灣“中秋烤肉”的風潮。

  家人彼此間亦可借著烤肉,從準備食材、生火到燒烤,促進感情交流。畢竟對年輕一代來説,光吃月餅和文旦(柚子)太過單調,加上月餅油糖含量高,臺灣人反倒覺得烤肉比普通月餅要健康。

  這些年,臺灣中秋烤肉的食材和器具都在演進,由此也可以看出時代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在食材上,早期流行白土司夾烤豬肉片、雞肉、臺灣香腸、普通魚類等,主要追求數量,保證能吃飽。後來,逐漸增加牛、羊、高檔海鮮等高蛋白食材。如今,則開始追求蔬菜瓜果等綠色、健康食材,就連烤法也是推陳出新,還有不同的湯水、飲料、啤酒相配,讓大夥在大快朵頤中品嘗友情、親情。

  不論過節的習俗如何演變,團圓的主題是永遠不變的。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民間的過節方式雖在悄然演變,但人們對過節的興致卻有增無減。在臺灣,中秋節晚上,親朋好友幾人,沐浴著月光,吃著烤肉月餅,閒話家常,再吃個柚子解解膩,晚風徐徐,生活的小樂趣就是如此。(牟彥秋 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馬一娜]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