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滾圖

颱風“杜鵑”持續增強 臺灣北部恐難賞中秋月

2018年09月04日 16:19: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颱風“杜鵑”持續增強臺灣北部恐難賞中秋月

  臺灣“氣象局”表示,“杜鵑”颱風仍持續增強。(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

  輕颱風“杜鵑”持續朝臺灣方向移動。(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輕颱風“杜鵑”路徑持續向西偏,對臺影響加劇,臺灣“氣象局”表示,“杜鵑”最快今晚到明晨轉為中度颱風,臺灣北部恐難賞中秋月。

  “杜鵑”25日上午8時的位置在北緯19.1度,東經132.1度之海面上,過去移動速度每小時6公里,持續朝琉球海面前進。“氣象局”表示下週一、二將是颱風最接近臺灣的時候,屆時“杜鵑”強度還會再增強,若移動速度與路徑沒變的話,中秋節白天就會發佈海上颱風警報,若動作路徑繼續往西偏,也不排除發佈陸上警報的可能性。

  “氣象局”指出,“杜鵑”颱風未來仍有增強的可能,但由於路徑變數仍多,對臺灣天氣的影響程度,還得視太平洋高壓及北方系統的勢力而定。不過按照目前颱風路徑潛勢預報,“杜鵑”颱風週一至週二是最接近臺灣的時候,若行徑方向不變的話,最快週日發海警,屆時臺灣北部將轉為有雨的天氣型態。

  臺灣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可以推斷“杜鵑”接近臺灣的機率是在提高的,且不能排除通過臺灣的機率。

  天氣訊息方面,“氣象局”預報員洪甄聲指出,週六起各地海面亦有長浪,週日北部、東北部有陣雨,中部及花蓮有局部短暫陣雨,南部及臺東雲量增多,因此不保證一定可以看見月亮,但賞月機會遠比北部高。下週一起全臺都有機會下雨,但以中部以北及東北部最明顯。

  “氣象局”説,一年中最大天文大潮一般發生在秋分後之新月或滿月時,若此時月亮恰在近地點則會産生特別大的天文大潮,稱為超級大潮,超級大潮發生時若再加上有較大風浪,更可能會造成感潮帶發生淹水事件。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