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滾圖

劉銘傳故居開放:馬英九也是他的粉絲

2018年09月04日 16:19:29  來源:新華臺灣
字號:    

  9月24日,海峽兩岸賓客共同為劉銘傳故居揭牌。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9月24日的安徽省肥西縣銘傳鄉異常熱鬧。“海峽兩岸(合肥)紀念劉銘傳首任臺灣巡撫130週年大會”在這裡的劉銘傳舊居舉行,兩岸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緬懷這位為捍衛民族尊嚴、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建設臺灣做出傑出貢獻的先賢。

  創下多個“中國第一”的臺灣“近代化之父”

  電視劇《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劇照

  劉銘傳與臺灣的故事,要從1884年説起。當時法國侵略軍已打到基隆和淡水,劉銘傳臨危受命趕赴臺灣,率領臺灣軍民浴血奮戰,取得基隆、滬尾大捷,抗法保臺功成,並於第二年臺灣正式建省後,出任首任臺灣巡撫。

  在臺期間,劉銘傳竭盡心血、智慧建設和治理寶島,奠定了臺灣近代化的基礎,也在臺灣下了多個“中國第一”——

  1887年7月,臺灣鐵路總局創辦,開始建造中國第一條鐵路,從基隆過臺北到新竹。現在基隆市崇德路上的獅球嶺隧道,是當時中國第一個鐵路隧道,也被稱為劉銘傳隧道。

  劉銘傳在獅球嶺隧道口上方親筆題寫“曠宇天開”四個大字

  1888年,臺北市設立郵政總局,全臺各地建立43個分局,全部仿傚西方先進的郵政通訊辦法傳遞公文和信件,成為中國最早的現代郵政系統。中國第一所郵政學堂、最早的郵票——“龍馬郵票”,也由此誕生。

  最早的郵票——“龍馬郵票”

  1888年秋,為解決臺灣鐵路建設資金問題,中國最早的招商局在新加坡設立,僅短短2個多月時間,引進商股70多萬兩,現銀30多萬兩。

  1889年,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份“外商投資”合同在臺灣簽署,委託英國商人開發基隆煤礦,用以解決臺灣各項建設的用煤問題。

  1887年,中國最早的撫墾總局在臺北設立,劉銘傳自任撫墾大臣,組織人員在全臺實行田地清丈工作,並進行有序登記造冊頒發丈單,也是中國第一張田地丈單。

  此外,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期間,臺北市實現了中國城市中最早使用自來水和電氣路燈,擁有了“外開航運”的碼頭,還建成了當時亞洲最長最壯觀的鐵路大橋……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