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媒體聯合採訪團跋涉“打岱河”天坑奇觀

2017-08-23 14: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15家媒體于8月12日來到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天坑景區,在我們即將遊覽的天坑群景區裏,有三個十分著名:道坨天坑、打岱河天坑、夏家坨天坑。打岱河喀斯特天坑群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天坑群,已經建設好的“FAST”大射電望遠鏡便是建在鄰近的克度鎮一個名為“大窩凼”的天坑裏。

  

  在去的路上沿著修建一新的盤山步道,採訪團的隊伍在曲折婉轉的步道上延展開來。由於下過小雨的緣故,木板鋪成的步道,沾了樹上掉落的枯葉,顯得格格外的濕滑,大家相互提醒,都害怕彼此跌倒。一路上。修建在天坑側壁半山腰上的盤山步道,鬱鬱蔥蔥,被原始森林環繞著,真有些曲徑通幽的感覺。

  走完第一個天坑,隊伍來到道陀天坑崖壁的半山,盤山步道修得更加的險了。我們的右手一側是道陀天坑的底部,茂密的原始森林擋住了我們的大部分視線,只在有些比較陡峭的地方,才能大概看到一絲坑底世界的蔥蘢綠意。在距離道陀天坑山頂只有幾百米遠的地方,突然從右側的岩石下傳來一陣歌聲,仔細一聽,是《亞洲雄風》那熟悉的旋律被柔美的女聲唱出:“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象熱血流……”

  歌聲在山裏久久回蕩,非常的應景。本以為是隊伍中的某個人用手機放的歌曲,可走了好幾級臺階,才發現,原來是從隱藏路邊草叢的音響發出的。聽到了歌聲,後面的隊伍走得更加快了,不一會兒便來到了道陀天坑。在頂上有一個以形取名的觀景臺“鷹嘴崖”,這是一塊突出岩壁的翹石,石頭懸在半空中,站在觀景臺上,可以俯視坑裏的原始叢林,唯有下到翹石左側的半山腰上看,才能看到這座如同鷹嘴的翹石形狀。站在鷹嘴崖上看底下的道陀天坑,真可謂是:壁立千仞坑無底,猿鳴鳥啼滿目青。

  

  大家在此停留了許久的時間,東森電視臺的記者在拍攝了幾個場景後,又對一起上來的媒體記者進行採訪。記者們靜靜的觀著眼前的美景,連連發出了讚嘆之聲,隨後繼續朝打岱河天坑的山頂走去了。這時已是中午了,天空中飄著一縷縷隱隱若現的霧氣,纏繞住對岸的青山綠樹,盡顯自然的靈氣與幽靜。

   

  打岱河天坑走到打岱河天坑頂上的觀景臺時,狹窄的一小塊地已擠滿了提前到拍照的記者。在打岱河天坑的底部,有一條絲帶狀的東西,望不真切是什麼,拍了張照片放大後細看,才發現是一條河流從坑底穿流而過,那便是大家口中的打岱河。海峽導報的記者楊思萍説:“這是我第一次到平塘參觀天坑景區,非常有特色的一個貴州景點。以前我去過很多地方,都沒有看到這個景象。站在山頂上有一種會蕩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特別是通過很幸苦的爬到山頂的過程,然後俯瞰天坑底部,看到這個天坑的景色層次非常豐富,有各種顏色的樹葉、綠地,還有一條蜿蜒的河流,我覺得畫面非常的唯美。”

  

  青黛色的霧氣裝扮著秀麗的山巒,在採訪拍攝結束之後,記者們便穿過茂密森林中的石階路,走的並不是來時的路,下山路也比較省力,走得比來時快了些。待走出景區時,才發現在過去的三個小時裏,採訪團已圍著三個天坑繞走了一圈。(孟鴻)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