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讓我們的手拉得更緊,心拉得更近”

2013-10-31 15:15:00
來源:貴州日報
字號

“讓我們的手拉得更緊,心拉得更近”

——吳伯雄接受媒體專題訪問實錄

  記者:吳主席您好,這是您第一次來到貴州,在此之前貴州在您心目中是什麼樣的?

  吳伯雄:我對貴州嚮往已久,覺得這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地方。過去對貴州的印像是比較偏遠,資源較少,但是現在來到貴州所看到的、聽到的,跟小時候在地理書上得到的“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的印象完全不一樣。

  記者:今年5月,陳敏爾省長曾率團訪問臺灣,當時您曾提到,特別希望有一次貴州之旅。

  吳伯雄:隨著兩岸交流日益頻繁,現在臺灣與大陸之間每個禮拜有670班次直飛航班。過去認為內蒙古、新疆很遙遠,現在臺灣到海拉爾、烏魯木齊都已經實現直飛。臺灣跟貴陽也是如此,近幾年來兩地往來人數增加很快,交流合作也越來越多。

  記者:您之前去過大陸很多省份,與其他地方相比,貴州有哪些讓您印象深刻之處?

  吳伯雄:貴州頗具特色,是一個山靈水秀、風景優美的地方,而且氣候適宜,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貴州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像苗族、布依族等很多少數民族在這裡聚居,民族自身文化特色得以充分展現,並相互交流融合,我覺得這是貴州的魅力之處。貴州很多旅遊景點也具備相當的吸引力,足以吸引全世界的人來這裡看看。隨著兩地往來人數的增多,貴州跟臺灣的心理距離會日趨拉近,拉近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我們也歡迎貴州的朋友們多去臺灣看看。

  記者:臺灣的精緻農業做得很好,您覺得貴州要發展現代農業産業,帶動農民增收,臺灣農業方面有哪些好的經驗值得貴州去借鑒和學習?貴州要做精緻農業的話,還有哪些方面需要突破?

  吳伯雄:我覺得不應該説單向的學習,而是雙向的學習,彼此都可以從對方發展、經營方式等方面獲得寶貴經驗。在現代農業産業方面,貴州也有自身的特色。過去臺灣農業在水果、蔬菜的品種改良等方面,付出過巨大心血。現在同類的水果與我小時候吃過的水果相比,品質和口感完全不同,不可同日而語。目前,臺灣農産品的品種還在不斷增加。這次懇談會,也吸引了臺灣眾多農業方面的人士前來參加。此外,臺灣現代農業經營的方式也值得借鑒,臺灣農業和休閒業、觀光業是相結合的,很多農場歡迎客人親手栽種,了解農産品成長過程,體驗農村生活。這方面臺灣做得比較早,有些經驗可以給貴州作為參考。

  記者:昨天採訪的一個做農業的臺商説,現在已經做到了文創農業,對貴州來説這是一個新鮮事物。臺灣是不是很注重把文化的元素放到每一個領域?

  吳伯雄:臺灣土地很少,耕地也有限,我們要增加農業的分量,只有跟文化創意結合。到目前,已有成效,但是我覺得進步的空間還很大。

  記者: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臺灣企業落戶貴州,如富士康最近在貴安新區破土建設,臺金農業園在畢節發展得也非常好,這些都説明臺灣和貴州的合作在不斷地深入。在您看來,黔臺合作下一步的重點是什麼?有沒有新的方向和新領域?您對黔臺合作進一步深化有什麼期許和建議?

  吳伯雄:大陸和臺灣各有優點,彼此可以優勢互補、合作雙贏,1加1可能大於2甚至是3。貴州和臺灣也同樣具備優勢互補、合作雙贏的條件。我認為彼此的往來,最可行的是旅遊産業的往來,歡迎貴州的朋友們多到臺灣看看;同時貴州也具備相當好的條件吸引更多臺灣遊客來這裡參觀。除了旅遊産業,還有農業産業也可以進一步加強合作。另外,我聽貴州的領導介紹,這裡的人口資源紅利也非常不錯。貴州能夠吸引像富士康這樣的大企業進來,就反映了這一點。

  記者:除了富士康,臺灣還有很多知名的大企業,有的甚至是世界五百強企業。如果貴州想引進這些企業,您認為貴州還需要做哪些努力?

  吳伯雄:我想這些大企業也了解,要讓自己的事業進一步提升,跟大陸的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當前大陸很多省份都在爭取和臺灣企業的合作,貴州一定要把自身優勢展現出來。在昨天舉行的貴州臺灣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上,我看到很多臺灣企業家來參加,如臺玻集團董事長林伯豐。我想,如果這類臺灣企業家能夠來貴州發展,對貴州經濟的提升、就業的增加會産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記者:貴州要做哪些努力,才可以爭取到這些大企業呢?

  吳伯雄:你們有很好的領導班子,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在江蘇工作時就曾來過臺灣,他對臺灣的企業非常熟悉。陳敏爾省長和幾位副省長也都到臺灣訪問,他們和臺灣企業界的互動很順暢。我想,貴州對臺灣企業是很有吸引力的。

  記者:當前臺灣企業正越來越多地選擇向西部地區發展,您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吳伯雄:這也反應了大陸企業發展的調整方向。改革開放以後,大陸最早發展的是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隨著整個經濟的發展,沿海企業面臨轉型,他們有轉移內陸,往西南地區發展的需要,大陸的政策也在進行這樣的引導。對於臺灣企業來説,同樣需要到一個人力資源充分、環境穩定、服務高效的能夠保證其合法權益的地區發展,這些都是一個企業在投資時必須充分考慮的。

  記者: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最後請您説一句對貴州祝福的話,並談談您對黔臺進一步交流合作的期許。

  吳伯雄:貴州是一個好地方,貴州人應以自己的家鄉為榮。“多彩貴州”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來貴陽的第一天,我看到這裡的城市建設,就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現代化的都市。後來參觀的花溪濕地公園,折射出了貴州環保和生態保護理念的提升。在花溪看到很多小朋友在孔學堂學習,我很高興。因為孔學堂不僅是紀念孔子的一個場所,更是教育教導年青一代傳承傳統中華文化的場所。兩岸的交流有經濟和文化兩座橋梁,經濟合作是手攜手,通過經濟合作,希望我們的手拉得更緊;文化的交流是心連心,希望通過文化的交流,讓我們的心拉得更近。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