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廣西參訪團赴臺灣花蓮縣與賽德克同胞交流

2016-12-22 13:1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12月22日花蓮縣訊 日前,廣西臺辦和崇左市臺辦參訪團一行7人,到臺灣花蓮縣卓溪鄉豐坪溪下游的立山村賽德克部落,與當地賽德克同胞進行感恩節聯誼交流。

  當天,賽德克族11“織娘”為參訪團一行表演了傳統的彩織手藝。她們個個身懷紡織絕技,不靠資訊時代的電氣科技,全憑一雙手和久經磨礪的技術,在紡織機上作下美麗的詩篇。經過精心編織,一條條猶如彩虹般色彩斑斕的錦織就躍然織娘的指尖。比起現代流水線工藝生産出的商品,她們的紡織品更具民族特色和自然之美,令人驚嘆不已。

  據了解,這些年齡均過半百的“織娘”是臺灣文化部門認證的專業紡織人員。臺灣島內僅有32位專業“織娘”,立山村賽德克部落就佔了20多位。賽德克人崇尚多色調,服飾艷麗多彩。從包裹嬰孩的布,到身上所穿的衣服,甚至聘禮、嫁粧、床上所蓋的、一直到人離世時包裹身體的,都仰賴婦女所織的布,所以織布對賽德剋婦女來説是必須學習的技能,甚至織布的技藝精湛與否,關係到她的社會地位,以及她的家庭

  當天,賽德克同胞還為參訪團一行表演了極富民族特色的舞蹈。賽德克舞蹈與眾不同,身著民族服飾的賽德克少女們的舞蹈婀娜多姿,而少年們的舞姿則剛毅雄壯,少女們織布,少年們射箭,二者相得益彰,令人如癡如醉。

  據介紹,參加賽德克感恩節活動的還有來自臺灣東華大學師生以及韓國的朋友們。一名來訪者表示,我們都為賽德克人之美所震撼。曾看過電影《賽德克巴萊》的電影,對影片中出現的賽德克人印象深刻。歷史上,賽德克民眾抗擊日本侵略者、爭取民族權利的事跡讓人感受到了雄壯之美。今日親眼目睹了他們精湛的織布技藝和別開生面的舞蹈,又感受到了這個賽德克人柔美的一面。

  活動最後,廣西參訪團團長、崇左市臺辦主任方文宏唱起了彭麗媛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父老鄉親》,並向賽德克同胞贈送了左江花山岩畫壯錦。方文宏説,左江花山岩畫景觀位於廣西崇左市寧明縣,今年已經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此次申遺成功對賽德克同胞保護紡織技藝、民族舞蹈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具有借鑒意義。方文宏還表示,廣西2017年將舉行一年一度的壯族“三月三”活動,歡迎賽德克同胞們前來參觀交流。(台灣網廣西臺辦通訊員 覃穎華)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