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七次兩岸人文對話在桂林舉行

2016-10-31 08:4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10月31日桂林訊 10月26-28日,“第七次兩岸人文對話”在桂林舉辦,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葉克冬應邀參加活動。

  葉克冬在致辭中以美麗漓江作比喻,發表了三點感想:一是漓江由超過30條支流匯聚而成,是西江支流桂江的一部分,又隨西江匯入珠江,這是本次論壇主題“中華文化多元互補”的形象寫照。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包括臺灣文化在內的各族各地文化,匯聚成為我們共同擁有的精神財富中華文化。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根在大陸。我們堅決反對企圖割裂兩岸文化連接的“文化臺獨”,強化兩岸文化同源的認識,共同擔負起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光榮使命。二是漓江雖千回百轉、蜿蜒曲折,卻一路東流,匯入大海。兩岸關係發展的歷程也不可能始終是一條風平浪靜的航道。我們將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和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努力維護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三是漓江清澈美麗,滋養兩岸的土地和人民,除了漓江質本潔凈,更有賴於千百年來沿岸民眾的悉心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也要靠兩岸同胞共同珍惜、維護和推進。希望兩岸文化界人士繼續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將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兩岸專家學者相繼進行了“中國信仰的開展與融合”、“中華文化多元互補中的區域格局”等主旨發言,現場同與會嘉賓、聽眾交流互動。會議認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傳統和一致認同,在人類走向現代化、走入21世紀的今天,如何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使中華文化順應當代中國的發展,並且為人類文化和全球智力提供有益的啟示,是兩岸同胞所肩負的共同使命。

  第七次兩岸人文對話交流活動舉行,充分體現出兩岸同胞共同的文化意願和文化責任,也是兩岸同胞人心所向,民意所歸。活動由中華文化促進會、臺灣太平洋文化基金會主辦。中華文化促進會名譽主席高佔祥、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王石、臺灣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錢復、自治區副主席張曉欽、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文明、自治區臺辦主任李東興、桂林市委書記趙樂秦等參加活動。(台灣網廣西桂林市臺辦通訊員 姜文驊)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