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廣西玉林依託“五個平臺” 深化玉臺現代農業合作

2013-08-10 09: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8月10日玉林消息 2010年以來,玉林市以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以下簡稱玉林海試區)為平臺,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的構築“高層次交流、高技術引進、高端産品培育”桂臺農業合作交流平臺的目標,結合玉林市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戰略,突出“臺味”和“農味”,創新玉臺現代農業合作,重點引進吸收臺灣現代農業優勢産業,推進玉林農業産業化。

  一、利用改革平臺,推進農業重大項目建設

  玉林市在推進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建設進程中,積極引導農民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由玉林本地企業與臺商合資興建的臺灣印象風情園、蓁蓁生態農業示範基地、新花卉基地等三大項目為龍頭的一批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正抓緊建設。其中,禦龍灣臺灣印象風情園項目規劃用地2300畝,總投資為15億元,以現代生態農業為理念,以臺灣文化為特色,創造一條文化主脈,通過地形差別把變化曲線和項目景觀結合起來,形成臺灣元素風情的整體主體公園。積極爭取到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玉林海試區重大農業産業化項目採用“只徵不轉”的形式,解決了3200多畝項目用地問題,特別解決臺灣農業企業産業化項目用地難的問題,有力地支援海試區加快發展。初步建成了1600畝的現代農業示範基地、1000畝的花卉基地(二期)、517畝的生態經濟林示範基地,以及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示範園、海峽兩岸優質水果引種和農業科技推廣示範基地、臺灣農業新品種種植示範基地、臺灣種蔗種植示範基地、玉林巨東福昌種豬研發繁殖基地、特種水産生態養殖示範基地等。

  二、依託桂臺經貿文化合作平臺,積極引進臺灣現代農業

  以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為平臺,向臺商臺胞推介玉林。2010年以來,以自治區主要領導率團赴臺舉辦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為契機,玉林市連續三年在臺灣舉辦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專場推介會,引進了臺灣福昌集團、臺灣農友種苗股份公司、臺灣農業合作社聯合社等一批著名企業和農業組織落戶玉林。通過此平臺優勢,玉林與臺灣合作交流日益深化。2010年以來,應邀或主動到玉林考察、尋求商機、洽談合作的臺灣高層政要、臺灣農業組織、財團、各地臺商協會等代表共有80多批(次),約530多人(次)。玉林市茂林鎮與臺灣玉裏鎮結成友好鄉鎮,連續四年深入花蓮縣玉裏鎮開展系列經貿文化交流活動。花蓮縣玉裏鎮連續三年到玉林參訪,兩地企業、農戶廣泛交流合作,謀求共贏。玉林兩岸農業合作研究院等農業科研推廣機構先後邀請臺灣屏東科技大學等臺灣高校農業專家、教授到玉林傳授指導香蕉、沙田柚等果樹防病治病,提高果品産量等,舉辦了“臺灣農業專家專題技術講座”等活動取得了很好效果。

  三、拓展農業平臺,加快兩岸農業合作項目發展

  玉林兩岸農業合作研究院向國家農業部申請了2012、2013年度海峽兩岸農業合作項目《兩岸蔬菜産業與技術合作生産示範》和《兩岸優質蔬菜標準化生産示範》,其中,《兩岸蔬菜産業與技術合作生産示範》項目成功獲批,目前項目前期工作進展良好,玉林兩岸農業合作研究院已經引進臺灣蔬菜優良品種26個和兩岸蔬菜生産快速育苗技術,按照項目要求建設了1330畝生産基地,水肥一體化固定管道式噴灌、蔬菜育苗大棚、冷鏈等基礎建設設施及生産規模基本完成,蔬菜標準化生産操作規程基本成型;向自治區科技廳申請了《高産高效臺糖新品種玉選1號中試與示範》和《鐵皮石斛系列保健産品開發的技術和工藝研究》,其中,《兩岸蔬菜産業與技術合作生産示範》臺灣甘蔗新品種“玉選1號”是引進臺灣原臺糖集團系列30個品種篩選試驗中的分離變異株係,通過廣西甘蔗品種區域試驗及生産試驗,增産增糖顯著;玉林巨東福昌種豬研發有限公司是玉臺農業合作的典範,是廣西巨東種養集團和臺灣福昌企業集團合作的碩果,利用臺灣福昌企業集團豐富的經驗和基因篩選技術,研究培育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飼料利用率高、體形好、高肉質等特點的優良種豬,養殖原種母豬3000頭,每年出欄種公豬12000頭,種母豬20000頭,項目實施將使本地區的種豬繁育水準與臺灣水準縮短10~15年左右,大大提升本地原種豬繁育水準。

  四、用好政策平臺,推動玉臺合作加快發展

  在玉林投資的臺資企業可以享受一系列優惠政策,不斷加大對現代農業企業的支援力度。享受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國家西部大開發、沿海經濟開發區、廣西北部灣經濟開發區、民族區域自治和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等優惠政策;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了《關於支援臺資企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玉林海試區列為廣西支援臺商投資建設的6個産業園之一,臺商可以享有在項目審批、項目用地、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支援、收費減免、財稅扶持、市場開拓以及政府服務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條例》經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已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成為全國首個通過立法機構確認的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條例。玉林海試區擁有了國家、自治區、玉林市三重優惠政策疊加,兩岸交流日益活躍,農業合作前景廣闊。目前,臺商在玉林投資的企業和組織、個人達56家,總投資額達43.8億元,引進臺灣新品種、新技術260多項,建成引用臺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和經營理念為特色的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150個,農業合作“玉林模式”已成為桂臺經貿文化合作的一個新亮點。

  五、搭建人才平臺,建立支撐服務體系

  玉林市建立了科研服務體系,為促進兩岸現代農業、玉林農業産業化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科研服務,為全市種養業和農産品加工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援。成立了玉林兩岸農業合作研究院、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廣西玉林博士後科研基地、玉林海試區有機生物研究所、兩岸特種水産技術研發中心、臺灣福昌種豬研發中心等科研服務機構。玉林市政府與清華科技園簽訂了合作協議,建成了清華科技園玉林分園;與中國農科院簽訂共建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戰略合作協議,為促進兩岸現代農業合作、加快建設海試區和創建現代農業示範市提供了強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撐。(台灣網廣西玉林市臺辦通訊員曾玉紅)

[責任編輯:宿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