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企主動融入汽車強市 成為柳州汽配産業發展引擎

2013-04-02 14:5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4月2日柳州消息  近年來,廣西柳州汽車産業快速發展,精於商道的臺商敏銳地嗅到了商機,陸續融入汽車強市柳州工業園尋求發展。目前,柳州工業園區有臺企16家,臺資企業逐漸成為該地汽配産業發展引擎。  

  廣西柳州是中國大陸重要的汽車生産基地之一,也是十二個“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之一,上汽、東風汽車、一汽、中國重汽等大汽車集團在柳州都有生産基地,近年來,柳州市汽車産業快速發展,全市各類汽車年産銷量突破140萬輛,汽車産業産值突破1000億元。目前全市有3家整車企業,4家專用車生産企業,2家低速載貨車生産企業,配套的零部件企業超過400家,從業人員6.6萬人。為了更快實現汽車製造本地化,柳州採取借殼借腦發展戰略,加大對臺港澳、對區外汽車産業合作力度,引進規模以上汽車配件産業21個,總投資近100億元。

  精於商道的臺商敏銳地嗅到了商機,陸續融入汽車強市柳州工業園尋求發展。目前,該園區有臺企16家,從業3000多人,臺資企業逐漸成為該地汽配産業發展引擎。

  柳州六和方盛機械有限公司是柳州經濟開發工業園規劃的汽配産業園區內集聚多家車型汽配臺資企業中較早建設生産的一家。該企業總經理劉光文介紹説,柳州六和方盛機械有限公司是由臺灣六和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和廣西方盛集團公司共同投資的企業,原設計生産規模年産值36億人民幣。由於市場發展需要,不斷擴産,去年,該公司年産值已達55億元人民幣,計劃在2015年産值超過100億人民幣。

  劉光文總經理説,由於六和方盛生産技術含量高,産品80%供給大陸及韓國、日本的品牌汽車生産企業,20%銷往歐美國家的福特等世界知名汽車生産企業,實現了産品零庫存,企業已成為廣西重點的汽車配件生産企業。劉光文表示,六和方盛的良好發展,引起了臺灣其他上下游企業的關注,加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逐漸建成,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協議的穩步落實,柳州汽車城地理優越,許多臺灣同行紛紛表示要一同來柳州發展。

  近日率團隊來柳州汽配工業園作投資考察的臺灣昌裕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易琛表示:“桂臺兩岸經貿整合和區域合作“引摯”作用日益凸顯,為臺灣機械儀錶企業與柳州全面合作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柳州汽車産業需要加強配套眾多的生産企業,臺灣的電子、精密儀錶、LED車燈、皮革、玻璃等汽配産品生産很有優勢,雙方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在另一家臺資企業東升公司生産車間的高壓鑄造車型項目現場,臺商呂龍逸與5、6位來自臺灣的工程師在指揮工人安裝車輪、車燈及發動機轉軸零件生産線。由於東升公司具有較大的市場效應,呂龍逸正滿懷信心的打造LED車燈新品牌,將汽車零配件項目生産多樣化。  

  “這裡環境好,公司發展很快,今年的訂單都做不完呢”東升公司生産部負責人李鎮篙説,公司百分之五十供給柳州三個汽車廠,百分三十供給大陸其他汽車製造企業,百分之二十齣口東盟和其他國家。東升公司産品相關技術已在海峽兩岸同時註冊專利,企業還將部分業務轉廣西經道東南亞等地市場。  

  汽配産業園區負責人韋主任表示,看到六和方勝、東升公司在柳州的發展態勢,啟昌、璋隆、禾木等汽配臺資企業紛紛跟進,以商引商效應明顯。臺商在粵浙蘇等地的一些上下游企業在通過諮詢、考察後,也表達了在柳州投資的願望。  

  韋主任透露,開發區今年進一步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投資環境,營造了汽車配件産業發展的氛圍,從目前粵臺港澳和其他地區進駐的項目初步形成了車輪、車燈、變速箱、拉桿、座椅、車窗膜、整車等産業鏈。他還説,汽配産業園積極發揮臺灣企業管理人員帶動作用,大力引進和推廣臺灣企業文化、先進管理經驗、高新技術和先進設備,有效促進了桂臺兩地機械製造業深度對接和産業升級。(台灣網廣西臺辦通訊員 石侃) 

[責任編輯:郭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