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駱越山歌唱出寶島美 臺學子赴桂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2012-07-09 14:17:00
來源:南寧新聞網
字號

  出發儀式現場。

  2012年是廣西大學與臺灣大學聯合舉辦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第六年。7月8日上午,在廣西大學大禮堂前,一場別開生面的出征儀式宣告著廣西大學與臺灣大學聯合舉辦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啟程。據悉,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山歌唱出寶島美 壯鄉托載兩岸情”,臺灣大學的同學們此行將走進南寧武鳴縣民族中學,與中學生共建成長生活營,同吃、同住、同學習,開展團體輔導活動、與中學生聯歡;同時,他們還將會暢遊南寧與桂林,感受廣西的發展;走進廣西特有的民族村寨,體驗廣西民族文化。

  靈水牽手日月潭 共用兩岸情

  13名來自臺灣大學的同學中都是第一次來到廣西這片土地,他們對廣西的一草一木都感到十分好奇,一路不斷地向廣西大學的同學發問。“這棵是什麼樹呢?我們那兒都沒見過。”“這種風格的建築物是什麼民族的呢?”對於臺灣大學同學的疑問,本地的同學們都會詳細地解答,在交談間,原本略帶羞澀的同學們都漸漸變得暢所欲言起來。

  來自臺灣大學生醫電子與諮詢的學碩鐘宇彥説“今年我很期待在充滿原生態民族風情的武鳴領略到神秘的駱越文化風采。”在來南寧之前,鐘宇彥就已經通過網路搜索對武鳴縣做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我最想到山光秀美的恒溫泉靈水那兒去遊玩,因為我在網路上看到靈水的圖片很美,很讓人震驚。還有伊嶺岩、明秀園、大明山都讓我産生無限嚮往。”

  鐘宇彥是第一次來到廣西,他説,“廣西的人民很熱情很友好,廣西的美食也很讓人垂涎三尺,這裡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來自廣西大學的農學院植物保護專業的大二同學劉俊延説,自己很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可以去深入了解臺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發展狀況,作為東道主,自己一定會熱情地招待來自臺灣大學的同學們。劉俊延表示,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僅加深了海峽兩岸學子間的學習交流,拓寬了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平臺,也讓兩岸學子更加了解兩岸的經濟社會發展,增進友誼。還能將熱情、愛心和知識帶給武鳴縣民族中學的中學生,展現當代大學生的風采,為中學生們帶去知識與快樂。

  據了解,此次桂臺學子將攜手走進武鳴縣民族中學,實踐活動由西大團委聯繫武鳴縣團委共同展開結對服務。鐘宇彥表示,他們將會把遊戲融入學習中,開展一系列的團體活動和英語教學活動,讓武鳴縣的中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樂趣,在樂趣中學到知識。

  此外,此次臺灣學子將走進壯鄉武鳴、走進“東盟經開區”,讓兩岸學子通過參觀、考察、學習,直觀的了解和感受“東盟經開區”,特別是臺資企業在武鳴縣近年來所取得的建設成果,激勵兩岸學子奮發圖強,為家鄉的發展建功立業。並通過兩岸學子聯合開展社會服務活動,把兩岸大學生的熱情、愛心和知識帶給武鳴縣的中學生,激發中學生們崇尚科學、追求真知的熱情。

  拓寬兩岸學子交流

  六年雙方互派學生累計達200多人次

  在出征儀式上,廣西大學副校長韋化表示,廣西大學和臺灣大學同為1928年建校,是桂臺兩地首屈一指的知名大學,自2007年兩校聯合開展社會服務活動以來,兩校青年學生之間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關係,促進了兩校的交流,加深了兩岸學子間的學習互助,拓寬了兩岸大學生社會服務活動平臺,讓兩岸學子更加了解兩岸的經濟社會發展。

  據悉,雙方互派學生累計達200多人次,深入到臺灣臺北縣、南投縣,廣西寧明縣、扶綏縣、恭城縣、平果縣、柳江縣、防城港市、東興市分別開展了以“青春有約花山牽手阿里山——廣西大學、臺灣大學駱越文化之旅”、“嘹歌傳情意,服務促共贏”、“海峽學子共奮進,青春建功新農村”、“兩岸學子共奮進,唱響青春促成才”、“桂臺學子攜手五週年齊奮進,揚帆青春弄潮北部灣話發展”等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深受兩岸學子歡迎和當地中學生喜愛。(李慧婷)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