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精誠合作共謀發展 臺灣花蓮縣考察團廣西大新縣隨記

2012-06-19 11:0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6月19日大新消息  四月邊關春意濃,木棉花艷迎親人。日前,臺灣花蓮縣卓溪鄉文化經貿考察團一行19人,到廣西大新縣考察學習。兩岸同胞共植友誼樹,同跳民族舞,聲聲“同胞”情深意切,首首“親人”盡頌和諧。 

  有朋自遠方來 山鄉熱鬧非凡

  “蘇鄉長,很高興又見面啦!”滿載19名臺胞的中巴車,徐徐開進大新縣雷平鎮新立村霞山新村。車門打開,雷平鎮黨委書記黃勤勇快步上前,握住花蓮縣卓溪鄉鄉長蘇正清的手,久久不放。

  原來他們已經是老朋友。2010年,廣西與臺灣達成對口文化交流協議,廣西14個市各1個特色鄉鎮與臺灣花蓮縣及其13個鄉鎮分別結對交流,雷平鎮與臺灣卓溪鄉喜結“連理”。2011年4月23日,自治區主席馬飚率“廣西經貿文化代表團”赴臺灣花蓮縣參觀訪問,黃勤勇隨團出訪,與蘇鄉長相識相知。 

  同胞共植秋楓樹  見證情誼天地久

  當天,兩地同胞在霞山新村共同種下一棵秋楓樹。今年60多歲的卓溪鄉鄉民代表會主席呂泰成揮鍬培土後,看著作為友誼信物的秋楓樹笑得合不攏嘴。卓溪鄉清潔隊長高憶秋女士欣然提議,“咱們在這裡以樹為背景合照一張!”她希望春風吹拂下,兩地的情誼如同秋楓樹一樣,長出嫩芽,發出綠葉,茁壯成長。

  座談深入了解  共話農業發展

  參觀完“雷平現代化萬頭養豬場”,雙方舉行座談。

  雷平鎮是大新縣農業大鎮之一,有1萬戶5萬多人,蔗糖産業是該鎮的支柱産業。卓溪鄉人口只有1千多戶6千多人,境內95%以上的土地為山地,地勢甚為崎嶇陡峭,鄉內居民多為布農族,盛産梅子、李子。發展農業成為雙方共同的話題。

  “我們主要種植甘蔗,最大的協會就是甘蔗種植協會。其次是養殖協會……”雷平鎮村民熱情地介紹。

  “卓溪鄉有地道的梅子、李子等特産,歡迎你們前去品嘗!” 

  誠懇的態度,活躍的氣氛,不時引來陣陣歡笑聲,農業發展的思路漸漸清晰起來。 

  手相牽心相連  民族歌舞傳親情

  “昨天眼皮跳,今早貴客來,小孩蹦蹦跳,老人哈哈笑……”卓溪鄉文化經貿考察團一行來到大新縣寶圩鄉板價屯短衣壯參觀考察,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板價屯地勢平坦,依山傍水,村中河水清澈,綠樹成蔭,優美環境孕育了熱情的習俗、動感的禮儀。每逢傳統節日和貴客來訪,他們都要表演迎賓歌、敬酒歌、對歌、舂糍粑、踩高蹺、吹嗩吶等濃郁民族風情的節目。 

  當天,考察團興致勃勃地觀看了板價屯民族風情表演,與村民一起踏歌起舞、舂起糍粑,場面熱烈、其樂融融,共同演繹親緣情緣,在場的雷平鎮農海艷鎮長和卓溪鄉蘇正清鄉長不時開懷大笑。(台灣網、廣西崇左市大新縣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郭慶娜]